返回

第252章 疑惑(一)(求一下推荐票,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2章 疑惑(一)(求一下推荐票,月票) (第3/3页)

 却始终是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去分析,

    而并没带有一丝半点的主观色彩,

    卢植其饶修养以及他本饶品行,

    由这一件事情变可见一斑,

    故而,吕布才十分的敬服。

    卢植不知道吕布心中所想的事情,

    他仍然面色黯然地继续道:

    “但是那些外戚们却是不一样,外戚的真正靠山实际是太后而不是皇帝。早在皇帝年幼的时候,他们就手中把持着大权,到处安插自己的人。而且在太后看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娘家人,他们做起事来会比其他大臣更加卖力。在这情形之下,往往在历任皇帝年幼时,都会由太后垂帘听政,然而这个时候就是外戚势力发展的最好时机。”

    卢植停了下来,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下去。

    吕布却在这时开口补充道:

    “其实我朝历代皇帝之中,也有人曾经想要解决过这个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西汉武帝,他曾经下令皇子出世后杀死其生母,他认为外戚势力膨胀的原因就是新帝的母亲拥有的权力太大了,即‘帝幼母壮’,当时也引起了朝堂的一番震荡,然而最终表面上虽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实际上却不然。因为他并没有认识到其根源还是因为太后所具有的权力过大,只有削弱掉太后的势力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然了,也不知是否命使然,我朝的皇帝没几个人命长的,大多都是壮年而崩,反观太后的命却很长,这实际也是造成太后权力过大的原因之一。外戚和宦官交替干政是历朝历代当中最为严重的,西汉亡于外戚王莽,东汉亡于宦官十常侍,汉朝历经数百年,却没有想到一个解决的方案,真是可悲,当初高祖皇帝原以为有了太后这个辅助,皇权可以永远稳固,但是他却忽略了外戚这个致命的因素。正如方才先生所,高祖皇帝将预防奸宦这个问题,考虑的着实过于复杂了。这才导致了外戚的崛起,使得国力大多消耗与内斗之郑”

    一口喝尽杯中的茶水,

    吕布结束了这一段分析,

    这其实也是后世史学界中,

    关于汉朝外戚与宦官实力交替专权的分析结论,

    吕布在后世时,

    正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

    因此这个时候出来更加的感慨。

    听完了吕布的话语,

    卢植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的目光逐渐变得空洞,

    摇摇头叹息了一声,

    在这一声叹息之中蕴含了太多的沉重和无奈,

    似乎想要把心中的郁结尽数吐出。

    吕布有些怜悯地看了看卢植,

    他能够理解卢植的心理,

    虽然卢植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的本质,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臣子,

    他却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一切,

    因此只能够黯然叹息。

    想到这里,吕布突然心中一动,

    他想起当时董卓和他的那一场奇异的谈话,

    董卓那个时候的语气、表情、话语,

    与卢植此刻的表现加以对比,

    竟然是如茨相似,

    难道……

    难道董卓那时所的话语都是真的?

    难道他真的不似后世史学界推断的那样,

    只是一个权力欲望过度膨胀的家伙,

    难道他竟然是一个真正忠于汉室的人?

    只不过,他选择的道路却是与卢植截然相反,

    他是意图通过破而后立,

    这种绝地求生的方法,

    将外戚与奸宦交替专权的问题除之后快,

    只是他自己却没能坚持到最后。

    之所以吕布认为董卓是没有坚持到最后,

    也是基于那一场谈话之后,

    董卓的所作所为,

    始终给吕布一个强烈的感觉,

    他是在刻意地退让,

    甚至是主动让吕布发展壮大,

    同时给了并州太多太多的机会。

    此刻想来,这其中实在是有了太多太多的疑点了。

    吕布突然觉得他一直以来的认知,

    以及他曾经以为的那些结论,

    此时此刻竟然有了些许的动摇,

    当时与董卓对话之后,

    他也仅仅只是有了一些怀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