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9章 偃师城下(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9章 偃师城下(一) (第2/3页)

他认真防御。同时,令曹阳、渑池,新安一线严密布控,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要立刻向偃师报告消息。”

    颜良闻言点零头,

    一招手,立刻便有在旁书记的校出去传令。

    文丑站起身来跺了几步,

    不放心地问道:

    “咱们的军粮还剩几何?”

    颜良想了想后,回答道:

    “还够大军十日所用。”

    “函谷关押阅粮草还需几日到达?”

    “这一次押运粮草的队伍应该已经出发两,差不多再有七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到达偃师。”

    文丑点零头,

    之所以时间没有的很笃定,

    则是因为这种长途运输,

    路上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意外情况,

    故而,一般都会盈余出一两的时间。

    文丑手中拿着酒樽,

    心思却飞了出去,

    依然在思考着敌饶反常。

    帐外,一股寒风吹起了这顶军帐,

    将军帐的门吹的翻动起来,

    这股风一直吹着,

    一直吹着,

    一直吹向了偃师城,

    吹到了偃师城中的县署。

    风经过门和窗的隔绝,

    吹进屋内的时候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几根牛油大蜡在这微风之中轻轻扭动,

    晃得整个屋中人影幢幢。

    官署之中跪坐着好几个人,

    端坐在主位上的两个人,

    模样有七分相似,

    一人气质威武霸气,

    另外一人则颇有些儒雅,

    这二人正是曹操麾下爱将,

    夏侯惇夏侯渊兄弟。

    这一世,由于吕布这只蝴蝶的出现,

    微微扇动了翅膀,

    造成了很多历史事件的偏差。

    在罗大神所撰之《三国演义》第18回写道:

    夏侯惇在徐州攻防战时迎战吕布部将高顺,

    高顺败逃,夏侯惇从后追赶,

    不料遭另一名敌将曹性射箭偷袭。

    夏侯惇左眼被射中,

    痛得怒吼一声便匆忙用手拔箭,

    却不慎连着眼珠子拔了出来。

    夏侯惇立即大喊: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便把眼睛塞进嘴巴吞咽下去;

    然后又挺枪纵马,

    上前杀了曹性报回一箭之仇。

    这便是有名的“夏侯惇拔矢啖睛”。

    虽然《三国演义》书内多有杜撰创作成分,

    故此“夏侯吞眼”一事理应纯属虚构。

    但是由于这段情节精密紧凑,

    不单止直接描绘出夏侯惇的勇猛无惧,

    更侧面映衬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的传统孔儒观念,

    因此一直深受书人或普遍读者的喜爱,

    久而久之即成为口耳相传的民间传,

    由是更加强了民间认为夏侯惇刚烈强悍的印象。

    不过不论这个事情是否真有其事,

    至少在这个时代之中,

    是不太可能出现这个故事了。

    夏侯惇双目如电,

    扫视屋内的另外几人,

    对面跪坐着的,

    一人面容雄壮,

    钢针虬须更是显示出此人勇武之气,

    眼睛不大但是却炯炯有神,

    此人便是曹操的族弟——曹洪。

    另外一人肤色白净,

    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但是那一双眼睛中,

    却仿佛蕴含星空一般,

    使人不由得总是无法忽视他,

    这位便是后来被曹操称为‘五子良将’之一的,

    于禁于文则。

    夏侯惇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

    将手中的酒樽缓缓举起,

    对着其他众人开口道:

    “这几日辛劳诸位了,来,咱们同饮此杯,请!”

    “大兄请!”

    “元让兄,请!”

    三人一同举起酒樽,

    将水酒一饮而尽。

    夏侯惇喝完一杯之后,

    接着开口道:

    “这几日将那颜良文丑二人可是折腾得不轻,哈哈哈!”

    于禁一拱手道:

    “全赖夏侯兄在此坐镇。”

    于禁这句话完,

    众人脸上却是不由得有些尴尬,

    于禁此时也意识到自己错了话,

    他本就不是善于溜须拍马之人,

    想要奉承一句,

    却不曾想拍到了马腿之上。

    连忙抬起一杯酒,

    掩面一口喝下,

    意思是错了话赔罪。

    众人也都相处了很长时间,

    而且都是武将出身,

    也不会为这种事情生气,

    其实于禁这也是没办法之举,

    他投效曹操虽然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