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4章 各自筹谋(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74章 各自筹谋(五) (第1/3页)

    杨修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感觉从未真正了解过他,

    幼年时那高大的形象再次出现,

    仿佛任何事情都有这个男人,

    能够坚定不移地站在自己身前,

    为自己解决一切烦恼一般。

    如今他虽然已经头发花白,

    甚至就连身躯都略微有些佝偻,

    但是此时此刻,

    却又再次变得高大挺拔了起来,

    杨修诚心开口求教道:

    “还请父亲教我。”

    杨彪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儿子,

    他那清澈的双眼之中,

    那种孺慕的神采,

    有多久没有出现过了,

    一年?三年?五年?十年?

    好像太久太久了,

    久到自己都快要遗忘了,

    此刻再次看见,

    这位宦海浮沉数十年,

    看透了兴衰的老人,

    原本已经古井不波的心境,

    再次起了温暖的涟漪,

    微笑着开口回答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杨修默默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突然他的眼前一亮,

    隐约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心翼翼地开口询问道:

    “父亲,孩儿却是不曾远游,之前总是拘泥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倒是忘了后面还有半句游必有方。”

    杨彪微笑着抚弄胡须,

    轻声开口询问道:

    “那么我儿可有方向?”

    着话语的同时,

    杨彪站起身,

    带头向着花园外面走去。

    杨修紧紧跟在身后,

    略一沉吟开口道:

    “父亲,孩儿比较了一番,南方景色优美,并且南方还多产那窈窕女子,原本孩儿是十分向往的,不过再一想南方多虫豸,孩儿这细皮嫩肉的,多半会水土不服,索性便放弃去南方。”

    听着儿子轻浮的言语,

    若是换做今夜之前,

    杨彪定然会瞪着双眼怒喝道:“逆子!”

    不过此时此刻,

    素来以正直古板着称的老人家,

    却是微笑着点零头,

    虽然嘴角的那丝微笑颇有些无奈和头疼,

    倒也没有追究下去。

    杨修偷眼瞧了瞧老爹的背影,

    没有转身或者向后蹬踹的意思,

    胆子不由的大了起来,

    “因此孩儿想去北地看一看,去感受一下下富饶无出其右的冀州繁华,同时也想看看并州关外那粗犷蛮荒的塞外风光……”

    杨彪始终匀速地向前走着,

    听完儿子的话语,

    他没有再一句话,

    只是这时的步伐似乎变得轻快了不少。

    终于,在老人居所前,

    两人依次停下了脚步,

    老人方才嘴角挂着欣慰的微笑,

    这时抬起头,

    看见远处房中亮着的烛火,

    以及一个熟悉的身影,

    老人嘴角的微笑更加温暖。

    缓缓转过身,

    老人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儿啊,总算长大了。临行之前,爹也没有什么可嘱托的,再送你两句话。”

    杨修神色一正做洗耳恭听状。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携;另外一句话:无数个肯出三分力的朋友,远远比不上一个肯出十分力的贵人,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如此。”

    杨修身躯微微一震,

    恭敬地躬身行礼,

    在他低下头的时候,

    他的父亲却已经转身走入了房中,

    杨修直起身,目光凝视屋内,

    嘴角微微弯起一个弧度。

    三日后,杨家的独苗,

    杨修公子在一间青楼之中,

    因为一个出彩的花魁,

    与国丈家的儿子伏朗发生了冲突,

    当时,伏朗的身边还有卫尉张俭的孙子张廷,

    以及其他几位许县城中的纨绔子弟,

    杨修双拳难敌四手,

    在众目睽睽之下,

    被对方狠狠地羞辱了一顿。

    这件事原本在许县城中,

    是极其稀松平常的事情,

    这帮整日里无所事事的官宦子弟们,

    隔三差五的就会闹上一出,

    父辈们也大多不回去惯孩子们的胡闹,

    毕竟双方心中都很有数,

    不会闹出太大的乱子。

    不过这一次,

    杨家公子不知哪根筋搭错了,

    或许是被羞辱的太惨了,

    当夜间,竟然趁着夜色,

    专门埋伏了国丈爷家的少爷,

    这一通暴打,直接将伏朗打得几乎不成人形,

    差点把两条腿都打折,

    这一下子可捅了马蜂窝,

    当夜里,许县城中鸡飞狗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