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6章 徐州战事(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6章 徐州战事(二) (第3/3页)

    神态略微有些疲累,

    背后靠着一个厚厚的软垫,

    似乎是在假寐休息。

    陈登探身拿过一条小毯,

    盖在陈珪的腿上,轻声道:

    “父亲,您要是困了,便先睡一会儿。”

    陈珪微笑着摇了摇头道:

    “呵呵,元龙啊,为父虽然老了,但是这点儿酒还不在话下。”

    陈登坐回原位,没有继续开口。

    陈珪将小毯往上拉了拉,

    随口说道:

    “元龙,你觉得妙才将军此人如何?”

    陈登侧头想了想,

    字斟句酌地道:

    “心思缜密,八面玲珑。”

    陈珪微微点了点头,

    “说的不错。”

    顿了顿,他接着考校道:

    “那你觉得他对咱们陈家感观如何?”

    陈登这一次思考得时间更长了些,

    似乎有些不太确定,

    迟疑地说道:

    “孩儿以为,夏侯妙才似乎对咱们过于保留,不似嘴上所说那般求贤若渴。”

    陈珪闻言脸上露出笑意,

    但是却微微摇了摇头道:

    “不,他或者说他身后的曹操,急于招揽咱们陈家,此乃是真事。”

    陈登微微一愣,

    瞬间便明白了过来,

    曹操占据徐州,

    势必需要大量的士族为其效力,

    尤其徐州本地士族向来排外,

    如果曹军打下了徐州之后,

    不能赢得徐州本地士族的接纳,

    甚至是大肆选拔任用外地的官员,

    那么势必影响他们在徐州本地的根基,

    甚至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后,

    这徐州还会得而复失。

    而他们下邳陈家恰恰是徐州士族的领头代表,

    只要能够将他们陈家拉上战车,

    则整个徐州稳如泰山。

    君不见,便是皇权犹重时,

    被皇帝亲自任命的徐州主官陶谦,

    也只能用柔和手段拉拢陈家,

    陈珪不给他面子不愿意出仕投效,

    但是陶谦依然将陈登拜为要职,

    并且许多事情上,

    都要顾虑他们陈家的意见,

    甚至会在事先征求他们的同意之后,

    方才敢大胆施行。

    陈登连忙垂下头道:

    “孩儿愚钝。”

    陈珪脸上笑意不减,

    轻轻摇头道:

    “元龙,你也只是一叶障目罢了,被那夏侯妙才的态度所影响,故而得出这个结论,也实属正常。据说这夏侯渊素来尊敬曹操之父曹嵩,不论实际原因如何,那曹嵩死于徐州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再加上曹操新近下令,不允许曹军进行屠城,因此这夏侯妙才心中怨气极重难以纾解,却也在情理之中,老父猜想,也是因为如此,所以宴席之中,虽然夏侯渊面带春风,但是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原因便在于此。”

    陈登脸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陈珪却是转移了话题,

    接着开口询问道:

    “元龙,那如今,你觉得咱们是否应该投效那曹孟德?”

    陈登侧过头,

    拇指、食指轻轻揉捻颌下山羊胡,

    思索了片刻之后,

    抬起头来缓缓说道:

    “依照当前情势来说,投奔曹操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曹操毕竟挟天子以令诸侯,如今占据着正统之名,并且此次攻打徐州虽然手段酷烈一些,不过倒也是名正言顺,天时在曹。”

    说到这里,陈登停顿了一下。

    陈珪微微点头,

    没有就此开口说话,

    他知道陈登定然还有后续的但是没有说出口。

    果然,片刻之后,

    陈登放下揉捻胡须的双指,

    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接着说道:

    “但是,曹军毕竟是猛龙过江,地利却不占据,再加上之前屠城的行为,令徐州百姓恐惧,更加谈不上人和。得天时而失地利与人合,故而孩儿不认为曹军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因此,暂时还不到投效曹操的时机。”

    陈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任何一个父亲,

    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孩子独当一面,

    甚至是超过自己,

    陈珪一直在悉心培养着这个儿子,

    如今见他愈发的成熟起来,

    他自然是感觉到十分的得意。

    陈珪悠然拿起茶碗,

    缓缓呷下一口茶水,

    这才接着开口询问道:

    “那元龙,依你之见,咱们陈家该如何做?难不成还是如先前一般待价而沽吗?”

    陈登双眼微眯,

    嘴边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缓缓摇了摇头,

    为父亲的茶碗再次添满了水,

    这才慢条斯理地开口说道:

    “此时自然不宜继续如此。”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