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 徐州战事(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9章 徐州战事(五) (第3/3页)



    陶谦一双眉头登时皱在了一起,

    低下头思索了半晌,

    陶谦再次抬起头询问道:

    “如今咱们城内还剩多少兵力?”

    听到陶谦的这个问话,

    亲卫首领的面色微微一变,

    不过他还是躬身认真回答道:

    “主公,如今城内可战之兵不足三万。”

    “三万。”

    陶谦闻言总算稍微放下点心,

    这些损失最起码还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毕竟曹军可是日夜不停的接连攻城,

    连续几日功夫下来,

    守城方的压力十分巨大,

    这样的战损说实话并不算巨大。

    顿了顿,陶谦接着说道:

    “倒是幸亏刘备这一下歪打正着,若是夏侯惇的大军继续围城,这些守城的士卒们就将要开始出现大量的损伤了。这般高强度的持续作战下来,莫说是那些守城的器械损耗严重,便是士卒们的精气神,都已经达到了顶点,若是持续绷紧,只会是适得其反。”

    说完之后,陶谦似乎感到有些疲累,

    身子向后靠了靠,

    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这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

    喘息了几口之后,

    感觉胸腹间没有那么憋闷了,

    这才开口继续问道:

    “曹军的损伤如何?”

    亲卫首领脸上浮现出笑容,

    连忙开口说道:

    “曹军这次损失可真不算小,已经损失了近万人了。”

    “近万人!?”

    陶谦舒畅地吐出了一口气,

    眉眼间终于露出一丝舒畅的神色,

    显然这个结果让他十分满意。

    亲卫首领见到陶谦的表情,

    心中总算是轻松了许多,

    接着开口又说出了一个消息:

    “主公,还有一件事。”

    陶谦挑了挑眉毛,

    看了看亲卫首领脸上的神色,

    显然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亲卫首领嘴边忍不住弯起一个弧度:

    “下邳被收复了大半了,如今曹军只能龟缩在下邳城中,城破当在这几日之间。”

    陶谦听完这个消息之后,

    先是震惊万分,

    而后脸上浮现了喜悦的神色,

    随口询问道:

    “是何人收复的呀?”

    亲卫首领连忙开口回答道:

    “主公,正是那刘备刘玄德的部队。他派遣大将阎行和一名叫做陈宫的谋士,先是救出了下邳的陈登和其他一些士族子弟,而后与曹军展开激战,连战连胜,终于是将大半下邳收复……”

    陶谦脸上喜悦的笑容还未绽放,

    却在对方的话语中逐渐变成了凝重,

    亲卫首领始终在观察着主公的神情,

    看到这一番变化,

    他立刻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轻声开口询问道:

    “主公?”

    陶谦沉声询问道:

    “你是说,这又是刘备的兵马?具体有多少?”

    亲卫首领心中一沉,

    从陶谦的话语之中,

    他隐约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连忙开口回答道:

    “原本刘备军不过是四五千人,但是这一段时间,不断有各郡县的守备兵卒前往支援,再加上沿路招收的,如今应该已经接近万人规模,因此才能够完成对下邳城的合围。”

    陶谦捻动胡须的手指不自觉地用力,

    将一根胡须揪了下来,

    此刻的他却没有所觉,

    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亲卫首领只好低声询问道:

    “主公,这不是好事吗?”

    陶谦这才回过神来,

    苦笑了一声道:

    “呵呵,好事?福祸相依,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亲卫首领垂下了头,

    他不明白陶谦这话语之中的意思,

    不过,大概也能够明白,

    如今的形势,

    对于他的主公——陶谦来说,

    似乎比起之前来还要严峻许多。

    陶谦低头沉吟了半晌,

    眉头却是皱的愈发的紧,

    亲卫首领感觉到气氛愈发的的沉凝,

    他却偏偏不敢出声打扰。

    过了半晌,

    那亲卫首领都忍不住滴下冷汗时,

    陶谦突然开口了,

    声音轻缓而柔和,

    使人感觉不出其中的情绪。

    “你觉得刘备此人如何?”

    亲卫首领闻言愣了一愣,

    瞬间便反应了过来,

    也来不及细想这问话其中代表的含义,

    “玄德公仁义无双,又是汉室宗亲,自然是值得托付的一个人。”

    陶谦闻言神色一变,

    目光变得锐利无比,

    仿若能够直刺人心底深处一般。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