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3章 大耳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23章 大耳贼 (第3/3页)

消息,

    不过当队伍出征之后的第三天,

    刘备也意识到了不对,

    总算察觉出了吕布军此举的含义,

    原来是想要声东击西,

    真正的目标依然是自己,

    凭借着那些倭国人的情报传递,

    曹昂这支部队的动向,

    也在几天前就已经被刘备获悉,

    他并没有选择退却或者是转移,

    反而在此地积极做着迎战的准备,

    这才有了今天的相遇,

    他早已经知道,

    对方为了隐秘起见,

    并没有携带重型器械,

    这种情况之下,

    双方的兵力相差算不得十分悬殊,

    再加上坚固的城防,

    刘备有信心抵御这支突袭部队的侵袭。

    只不过,在他的预测之中,

    老奸巨猾的司马孚,

    早就应该逃之夭夭才对,

    必将刘备也不是傻子,

    老早就已经看出对方和自己并不是一条心,

    如今双方决战在即,

    吕布已经板上钉钉的即将战死

    这边的战斗,

    不论是谁胜谁负,

    对于司马孚,对于他们司马家族来说,

    都已经没有太大的影响,

    因此,他并没有必要留在这里,

    冒着这么大的风险。

    司马孚的目光同样始终注视着城外,

    刘备微微转头的样子,

    已经被他尽收眼底,

    很快地便猜测到刘备心中的疑惑,

    唇角微微翘起,

    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主公可是奇怪下官为何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刘备身子没有移动,

    脑袋也转了回来,

    却是轻轻点了点头算作回答。

    司马孚脸上的微笑不变,

    轻声开口说道:

    “主公,我司马孚投效于你虽然是有一些私心,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与主公相处这段时日以来,司马孚已对主公心悦诚服。只恨自己能力有限,无力回天,所以才连累主公落得如此境地,不过下官愿意与主公并肩,以示赤诚!”

    司马孚一番话与说的斩钉截铁,

    刘备虽然没有回头,

    但是他的眉毛忍不住连连挑动,

    没有想到司马孚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语,

    事情已经到了这种情况,

    刘备根本不用去担心这番话的真实性,

    对于刘备来说,

    这倒是一份意外之喜,

    一旦打退了曹昂的这一次围城,

    凭借着司马孚的智慧,

    还有已经成长起来的陈到陈叔至,

    有这一文一武的辅佐,

    刘备有信心在袁绍、吕布等大敌身死的情况下,

    获取广袤的地盘和人口,

    这样他就算得上鲤鱼跃龙门了,

    就算是朝廷有了江东作为靠山,

    刘备依然有信心能够与之分庭抗礼。

    至于说那阎行和那两万多骑兵,

    刘备早在派出去之时,

    就已经做好了对方不会再回来的心理准备,

    那阎行投奔他刘备,

    唯一的目的就是杀掉吕布,

    吕布身死之后,

    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

    自然不甘心继续留在刘备的身边,

    对于这一点,

    刘备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伸出那支独臂,

    刘备轻轻地抚弄颌下的长须,

    经过这几年的精心蓄养,

    胡须总算长到了半尺来长,

    虽然由于这几年的操劳过度,

    胡须变得有些花白,

    但这依然是刘备颇为自得的一件事,

    只不过,每次看见自己的胡须时,

    总是会想起,

    那有着三尺美髯的伟丈夫,

    那细长的丹凤眼,

    如同重枣的皮肤,

    高大魁梧的身躯,

    还有那一身的正气,

    似乎都已经远去了许久许久,

    不只是他,还有那个莽撞的黑汉子,

    曾经他们三人相识于微末,

    曾经他们三人意气相投,

    曾经他们三人结义金兰,

    曾经他们三人抵足而眠,

    曾经他们三人肝胆相照,

    曾经他们三人浴血奋战,

    曾经他们三人出现间隙,

    如今他们三人阴阳永隔……

    刘备的目光逐渐变得迷离起来,

    不知道为何,

    在如今的这个时刻,

    他竟然再一次想起了他们,

    想起了他们的过往,

    想起了他们共同经历过的种种,

    想起了如今他们的结局,

    心中只感觉到五味杂陈,

    偏偏,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倾吐出来,

    最终,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大耳贼!还不赶紧开城献降!?”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