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0章 父老乡亲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30章 父老乡亲们 (第2/3页)

,那逆贼吕布道貌岸然,骗取天下人的信任,和外族勾结,却谎称开疆拓土,让天下人信任之后,暗中实现其窃取国器的野望。只是可恨天下那么多仁人志士,却被这么一个阴险奸诈之人蒙蔽,竟然相信他是真的一心向汗……”

    顿了顿,刘备发现下方的百姓,

    渐渐开始出现了窃窃私语,

    许多人甚至脸上出现了不豫之色,

    他清楚,应该是自己的话语,

    引起了在场百姓们的反感,

    毕竟吕布许多的事迹,

    那都是板上钉钉的功绩,

    哪里是他简单几句颠倒黑白的话语,

    就能够蒙混过关的。

    这还是因为他刘备,

    这几年占领安丘城的时候,

    不断地灌输这一类的思想之后,

    才会出现如今的情景,

    否则,在场的百姓们早就哗然,

    甚至有可能立刻出现暴动,

    要知道,在东汉末年,

    吕布作出的那些功绩,

    可是实打实地彰显汉朝威风,

    让被压抑了许久的汉朝百姓们,

    一次又一次地扬眉吐气,

    因此在所有人的心中,

    吕布那就是如同神邸一般的英雄。

    只不过,这几年在安丘城中,

    刘备不遗余力地误导百姓,

    这才使得城内的百姓,

    对于吕布没有了外界的那般狂热。

    刘备的泪水流得更多,

    他声泪俱下地说道:

    “其实不瞒大家,即便是在不久之前,我也始终被蒙在鼓里,也一直认为他和我有着类似的想法,虽然使用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整个大汉着想……”

    刘备一边说着话,

    一边注意着台下百姓们的反应。

    已经有一部分百姓,

    开始顺着刘备的话语,

    情绪有了一丝缓和。

    刘备虽然放下了一些心,

    但是心底却有浓重的愤怒划过,

    他苦心经营了这么久,

    竟然还不能在这些百姓的心中占据重要位置。

    “父老乡亲们,虽然我也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但是,但是他吕布却是早就有了不臣之心,如今朝廷仍在,天子仍在,吕布老奸巨猾,他知道不能服众,这才将其他敢于反对他的势力——拔除。我们这些忠于大汉,忠于天子的人,都成为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如今,已经轮到我刘玄德,之前他便一直针对于我,我虽然想要反抗,但是亲何势单力薄,并且遭受奸人陷害,使得我的左膀右臂们分崩离析,我只觉得苍天不公,让我等仁人志士遭受如此撞残,何其可悲何其可悲呀!”。

    刘备的泪水如同不要钱一般。

    伴看他的话语滚滚而下,

    在他巧舌如簧的颠倒黑白中,

    不少百姓逐渐开始相信他的话语。

    其实刘备的说法漏洞百出,

    但凡有点儿见识和想法的人,

    都能够察觉得出来,

    只不过,在如今这种情况之下,

    特殊的环境再加上刘备精彩的素演,

    使得许多人忘却了思考,

    不会再用理性去思考问题,

    而是感性战胜了一切,

    因此,下意识地渐渐去相值了刘备的话语,

    许多自以为聪明的人,

    也许会主观地认为,

    这个时代的百姓就是愚昧,

    就是因为见识太少,

    所以容易相信一些错误的言论,

    但其实纵观整个历史,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

    都是类似的情况。

    那些人中豪杰,

    或者是政客,

    亦或者是领袖,

    他们的身边总是会聚集无数的人,

    这些人不论贫穷富贵,

    也不论学识的高低,

    都会对他们的话语信若神明,

    这,或许可以说是他们的个人魅力所造成,

    但归根结底,

    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

    都渴望着被引领的前进。

    如果在他们的身边,

    出现了类似的人物,

    他们会下意识地去向其靠拢,

    然后会去追随,

    当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

    就会变成了盲从,

    甚至很有可能会成为狂热者,

    这本身就是人性。

    任何成功的组织领袖,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是善于把握并且运用人性的这一点,

    在三国这个热血沸腾的大时代之中,

    刘备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经过了这一番话语之后,

    敏锐地发现了现场百姓们的情绪再次发生了变化,

    并且这个变化,

    正是向看对他有利的方向。

    “刘大人,我们相信你!”

    人群之中,突然一个声音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