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好胜 (第2/3页)
在理会皇甫琳。
皇甫琳无奈,
转过头看向一旁的诸葛亮,
露出了一个很是失落的表情,
诸葛亮则是浅浅地笑了笑,
表示他也爱莫能助。
两个年轻人正在以眼神交流的时候,
卢植突然再次张开了眼睛道:
“听闻益州南部有不少蛮族部落?”
诸葛亮连忙开口回答道:
“老将军,是有南蛮部落。”
先秦时代,中原王朝称周边四方的南方部落为“蛮”、
北方部落为“狄”、
西方部落为“戎”、
东方部落为“夷”。
“南蛮“的称谓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王制》:
中国(居天下之中)戎夷,
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
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南方曰“蛮”,雕题交趾,
有不火食者矣。
西方曰“戎”,被发衣皮,
有不粒食者矣。
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有不粒食者矣。
“蛮”即是野蛮的意思,
蛮子就是野蛮的民族。
南蛮以盘瓠﹑廪君﹑板楯三者最大。
盘瓠蛮因以神犬盘瓠为图腾而得名。
秦汉时,居住在武陵郡(今湘西﹑黔东及鄂西南边缘地区)、长沙郡(今湘中﹑湘南地区)。
故又称“武陵蛮”或“长沙蛮”;
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
故又有“五溪蛮”之称。
盘瓠蛮在秦汉时部落分散。
各有首领,汉王朝授予邑君、邑长称号。
颁赐印绶。
蛮语称首领曰精夫。
族人相呼曰姎徒。
多居山壑,从事粗放农业。
能织木皮为布,
以草实为染料。
衣服五色斑斓。
赤髀横裙,以枲束发。
汉王朝对他们收取“賨布”(作为赋税交纳的布)之赋。
大人每岁征布一匹,小口半匹。
东汉末年。
张鲁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
川北的板楯族人多信从之,
大量迁到汉中。
曹操平张鲁。
李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等为首的板楯族人被迁到略阳(今甘肃天水东北),
号为巴人或巴氐。
另部分被曹操内迁关中。
早在汉初就已迁居商洛地区(陕东南)的板楯蛮,
在南北朝时期沿丹水、沔水向东南发展。
成汉后期,牂柯、兴古(今云贵东部)僚人大量北迁入蜀,
部分沿嘉陵江北上,
给留居川北地区的板楯族人以巨大的冲击。
如今位于益州南方的蛮族,
正是那南中地区的蛮族。
也就是后世非常有名,
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
所在的那个蛮族,
他们是整个南中地区所有蛮族的头领,
孟氏也是南中蛮族的大姓,
更是蛮族中的王姓,
如今整个蛮族的首领,
正是孟获的父亲,
名字叫做孟答。
孟答素来彪悍勇猛,
在整个南中地区都十分有名,
正是因为他的悍勇无畏,
因此,在刘焉时代,
就没办法将南中地区收服,
只能够被动采取安抚的措施,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这些蛮族,
能够让刘焉少费一些心,
之前看在丰厚的钱粮上面,
他们倒是也确实安分守己了很长一段时间,
然而,如今益州恰逢纸张人更迭的空档,
这些满人感觉时机已经到来,
于是再次出手开始准备从汉人手中,
继续讨要大量的好处,
这才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如今卢植他们将益州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收复,
那刘璋更是率领手下文武,
直接主动地献降,
卢植他们才终于有余力,
将注意力转移到南中这块巨大的毒瘤上面。
卢植伸出手,
把玩起桌面上的镇纸,
目光微微转动,
看向一旁始终安静肃立的诸葛亮,
对方应该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
但是依然低头目视前方,
并没有回望卢植。
卢植嘴角微微上翘,
他开口询问道:
“孔明,你对着南中蛮族有多少了解?”
诸葛亮终于抬起了头,
眉头微微上挑,
嘴角挂着一抹自信,
仿若就是在等待卢植有此一问,
不假思索地开口说道:
“回禀将军,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小子确实是对南中蛮族进行了大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