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1. 重整旗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51. 重整旗鼓 (第2/3页)

家散人亡,吾氏一脉,终难消亡,他日必将凝心聚力,开枝散叶,故为兄企盼家中兄弟重聚一堂,共享天伦。亦暄弟若见到此启事,请速与愚兄接洽,联系方式如旧。

    愚兄若飞启

    康钧儒还是以彭若飞的名义发布了这条寻人启事,然后花钱让各大报纸连续两个月登载此寻人启事。

    如今这条启事已经登载了五天了,但目前还是杳无音讯,康钧儒只能继续等待,若是两个月后还没有消息的话,他只能另起炉灶了。

    而与另十二位骨干成员的联络,则按照彭若飞密信中所提及的,可以通过电台晚间十一点钟的一档“听众点播”栏目,连续播放五首表达思念亲人的唐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赵瑕的《江楼感怀》、佚名的《送别诗》、晏殊的《玉楼春春恨》、杜牧的《赠别》。

    这便是唤醒他们的信号,如果他们能收到这个信号,那就意味着组织在寻找他们,他们便可回到上海,然后在三山会馆旁的青年旅社住下,届时组织上会派人与他们接头。

    康钧儒正依照彭若飞生前所留下的这份密信中提及的接头暗号,紧锣密鼓地与这些同志取得联系。

    金翊轩自打看到报上刊登的彭若飞的脱党声明和审讯笔录之后,就立马启程,离开武汉,想要重返上海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

    在来上海之前,他带着云凤先回了一趟无锡老家,去看望妻子刘淑娟,刘淑娟本来就体弱多病,自打女儿夭折之后,因终日思念女儿而愁眉不展,身体也就更羸弱了。

    金翊轩本想接淑娟一起回上海照顾云凤,但回到老家一看,淑娟的病一直没起色,一直是病怏怏的模样,身边也就岳母一人在悉心照料,母女俩相依为命,甚是清苦,这几年他一直在上海忙于地下党的工作,无暇照顾妻子,孝敬老人,心中十分愧疚,所以便趁此探亲机会,留在淑娟身边照顾了半个多月。

    刘淑娟对金翊轩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她是个农村妇女,平日里也就干一些家务活,对丈夫的事情并不过问,也从不干涉,她只知道别人称金翊轩“金老板”,但具体是做什么生意的,她并不十分清楚,偶尔听说丈夫好像有一家饭店需要打理,但她却从未去过那家饭店,有时向金翊轩提及,金翊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