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万里帝王家 1 (第3/3页)
各样的意外和疾病纷纷上身,是对他们之前透支身体的惩罚似的,这时候的生命变得极其脆弱,人怕死又无可奈何,干脆直接迈入老年算了,至少有人照顾,安享这过一天少一天的晚年,在摇椅上看着子孙满堂,倒也不负这一生。
可是八十多岁的宋公公没有子嗣,而且活得足够长久,以至于觉得人生太长,长得失去了意思,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中年的焦虑,青年的意气风发和少年的自由烂漫一并在时间长河之中消失殆尽,只有当年的明月是浑圆清晰的一个大轮盘熠熠闪光,别的事物都不复存在了,他唯一恐惧的事情就是有一天他会忘记一切。
宋公公进宫很早,五六岁就净了身,请上三老四少作证明人,写明自愿净身生死不论,免得将来出了麻烦,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是他发迹了就可以捞些好处,后报是言外之事。宋公公依稀记得将他援引进宫的老太监, 用颤巍巍的手抚摸他的头,道,这孩子乖巧懂事,将来必定能在宫中如鱼得水,我也算是有了个孩子啦。
他仰卧在石板上,几人按住他的腰和腿,布条扎住他的腹部和大腿。他的身体被用辣椒水清洗,神志比他的脑袋还要清晰,像一块被拉扯得极薄的破布。破碎不堪。他听见有人问他:“后不后悔?”
“不后悔。”他道。
那时候是仁宗在位。仁宗之后是英宗,再是神宗,到现在的哲宗。
他看过了四代皇帝,四个世界,经历无数勾心斗角、悲欢离合,深知唯有沉默才是生存之道。他一言不发地看着自己的同伴死去,师父被人谋害,王妃试图笼络他,他擦亮双眼一步一步行进。
几十年以后他觉得疲惫了,唯一的念想就是想要个“正常的”孩子——这是很难实现的,太监收了养子,养子进宫依旧是太监。于是宋公公在神宗时期,开始帮着照料几个皇子,四皇子赵伸悠闲,六皇子赵佣稳重,九皇子赵佖早熟,十一皇子赵佶天真,十三皇子赵似孤僻。几个皇子的性格他都一清二楚,也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高兴。他把他们当成孙子养大,看着他们一个个会走路,一个个来听他讲故事,他们一个个都是自己的心头肉,这样悠闲的生活倒也快活得很——那时候宋公公已经六十多岁,一无所求,活得舒坦快活。
宋公公那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人生大愿,唯一的期盼就是早些死掉。他唯一的一次在人身上投入感情,就是在这些个皇子身上。然而他看不得他们长大,看不得争斗,心理上颇挣扎了许久,甚至希望自己可以早些死去,就不必看到腥风血雨。
然而事情与他所预料的完全不同,神宗竟驾崩得这样早,以至于还没有到达可以争斗的年纪,哲宗就懵懵懂懂上了位,余下几位皇子纷纷封了王爷,一切竟以这样悲剧的开头以喜剧收了尾。只要活着,什么都可以看到啊,宋公公心想。他高兴地送几个长大的王爷出宫,虽然心中不舍,至少他们在出宫之后是安全的。一入宫门深似海,他宋公公可以活下来,但别的人就不一定了。
宋公公的摇椅旁,随着最后一位皇子简王赵似的离去而变得空空荡荡。宋公公一个人躺在上面眯了很久的眼睛,从夏天到了冬天,摇椅从室外的阳光下进了房间,沉默了许久,终于重新有了声音,从人的声音变成了幼猫的喵喵叫。猫咪是娇嗲的生物,看起来一刻也离不了人,蹭着你的腿绕来绕去就是不让走,叫宋公公心花怒放。后来宋公公发现,猫一旦吃饱喝足就会走开了,你走过去它还会敬而远之地避开老远。
宋公公起初很伤心,后来想了想,毕竟它们还是需要他,何况它们长得这么可爱。
于是猫咪越养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洁白干净的大白猫,一身虎皮的狸花猫已经算是基本操作,后期完全入不了眼的不算,别人见德高望重的宋公公喜欢上了猫,便从世界各地搜寻了各式各样的猫送给他,像什么灰蓝色皮毛、圆头圆脑的;一身白长毛,脸上仿佛戴着黑色面具,有着深蓝色如同湖水一般的眼睛的;脑袋扁如大盆,鼻子也塌陷,喝水时候仿佛一只印章敲下去的;巨大如猎犬,长毛长腿如一只小狮子的;花纹如豹,矫健精瘦的;甚至还有浑身光滑,只有粉色皱巴巴皮肤的古怪品种。宋公公来者不拒,而且显然乐在其中,他的庭院每天猫叫此起彼伏,宛如天堂。
有了猫,宋公公也就把皇子们忘了。即使是皇帝中了毒,皇子们逐渐显现出自相残杀的苗头,有小太监跑来告诉了他,他也只是低头在碗里添着猫饭,旁边几十只猫喵喵叫着凑过来,蹭着小太监的腿,在他面前打着滚。
小太监不知所措,看着猫娇滴滴地叫着朝他走来,宋公公又不理他,他一着急,往前一凑,踩到了一只大尾巴猫的尾巴,那只猫尖叫一声往旁边蹿,掉头朝他嘶嘶哈气。
宋公公皱眉道:“哎呀,你吓着我这猫儿啦!什么事情要这么着急啊,六支?以前师父怎么教你的,你都忘啦?没用的笨家伙,哎,还不如我这些猫儿听话。”他抚摸着那只猫的脊背,轻言轻语道,“雪球不哭,爷爷给揉揉……”
名为六支的小太监音带哭腔,急切地说道:“师父,徒儿也知道平时没事不能来打搅您。可是师父,出大事了,皇宫中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