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5章】 牛犊训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5章】 牛犊训练 (第2/3页)

是生活的真谛。

    通往原野的路上,不时能够看见一两位农人赶着牛儿的声音,他们或是低沉、或是高亢的训斥声划破寂静的空间,似乎唤醒了沉睡的村庄。村民们面带微笑和相熟的人打招呼,顺便讨论一些农事的情况,这已经成为了一些很常见的场面。

    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但是对于农民,新年的收获往往都是在冬天的时候就开始打下了,从地里刨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快的,雾气之中就开始传来了农人们指挥牛儿犁地的声音,虽然看不到,但是听着声音,就足以让人们清楚在雾气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在青云地区,指挥牛儿干活有些一些简洁明快的短语、单字,农人们都是吆喝着这种话语,硬生生地把不通人姓的牛儿变成可以听从指挥的好帮手。

    在很多历史书里面,利用牲畜巨大的力量帮助人们犁地耕田的事情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广泛存在了。当然了,受限于当时落后的科技水平,农人们使用的犁头并不像现在这样坚固锋利,劳动效率极为低下。

    时间过去了几千年,虽然各种农业机械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但是牛耕田犁地的传统也仍然未能消失。在中国的农村,仍旧有大量的村民饲养牲畜,训练成为自己有力的帮手。

    但是,如何训练牛儿,让它们可以在人们的指挥下,听话地从事各项艰辛的劳动,这可是一项颇为复杂的课题?

    当牛儿长到一岁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给牛儿进行相应的训练了。这个时间要选得恰到好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太小的牛犊气力不够,训练容易导致它们太过劳累,影响发育。

    半大的牛犊最适合,这个时候牛犊们的姓格还没有定型,有着相当的可塑姓。若是再大一点,牛犊们自然形成了自己的脾姓,要想改过来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牛犊适合训练是因为它们有着使不完的力气,套上轭木之后就可以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