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让俘虏反正的援兵 (第3/3页)
队列之中。
实际上,孙永金也一直在等,等着他们自己开口的那一天,只有那时,这些人才是真正可靠的,而现在,这个时刻来到了。
于是,他对着这些人说道,“你们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们将同比我们现在强大很多的敌人进行对战,这意味着你们以后可能在战场上遭遇一场又一场的硬仗,甚至于死在沙场上。你们当时投降清兵不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不就是为了活一条命吗,为何今日要来反悔?”
这时,一名俘虏说道,“员外,那时候皇帝走了,咱们失了主心骨,周围的明军又是纷纷投降,这才会跟着当官的,一起投了清兵。这几个月里,咱们干了不少hún账事情,现在只想跟着员外一起打鞑子,也算是对我们这几个月做下的事情进行赎罪,以后就是战死沙场,也问心无愧了。”
“咱是受不了那些满人肆意欺压别人的样子,所以才想着跟员外一起干。”又是一人应和到。
转眼的功夫,俘虏们七嘴八舌,虽然理由各式各样,但都是一致要求,参加孙永金的队伍,跟清兵干上了。
“好”孙永金赞赏着说道,“我相信你的话,同时也向你们承诺,我将会带着你们打进北京城里,把那些满清贵胄从紫禁城里撵出来,让这个天下人,不再随意的受人欺压,无论是谁,都不行。”
那些清兵俘虏顿时一阵山呼。
恰在此时,孙一和薛家湾的老者也走了过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大队大队的民兵,而他们所押送的则是一车又一车的补给品。只见一辆xiǎo车突然翻倒,滚落出大堆的土豆,这种清一sè的粮食虽然让人吃得倒胃,但却是孙永金维持如此庞大军队的根本。
这时,薛家湾的老者三两步走了过来,正要行个大礼,却被孙永金一把托住,说道,“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如此大的礼,你叫我怎么受得起。”
在这个时代,被上了年纪的人行大礼,那是要挨人骂的,孙永金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坚决不肯受,但薛家湾的老者却是说道,“孙员外,今天这个礼可不仅仅是我要给你敬的,是代腾越死难的千万百姓敬的,敬你为他们抱了这个血海深仇。今天xiǎo老儿不为别的,就只希望员外能把沈应时的脑袋借来用一用,让我能够拿来祭奠这些死难的百姓。”
听到老者的话语,孙永金也是一阵感慨,沈应时的脑袋正好被他用石灰包着,本来打算用来在腾越城前耀武扬威,如今便拿出来又如何,于是一口应承到,“好”
听到他的话,老者就是一阵感jī,就要跪下来行上一个大礼,但硬是让孙永金托了起来,说道,“老人家,你们做的贡献也不少啊,若不是你们把粮食源源不断的送到珠山来,我不能这么放心大胆的同清兵
听见这样的话语,老者更加感jī,他知道自己村子里的人做出的贡献有多大,实在是受不起这样的夸奖啊。但是,却不再行着大礼,而是说道,“员外,你放心,我回去之后,就让村里的壮xiǎo伙子到珠山来,让他们跟着你一起去打鞑子,既然背负了如此的血海深仇,就得自个儿站出来报,就算家里实在脱不了身的,我也让他们加入民兵队,为员外守住后方。”
孙永金壮其言,这时,孙一也是走了上来,如今的他没有再穿着剑士们标准的铠甲服装,而是很随意的套着一件当地山民的衣服,但是一脸jīng悍的神sè,腰间跨的长剑,还是让人一眼就认出,他就是孙永金派到村中担任民兵队总队长的孙一。
只见他在孙永金面前,“啪”的一下站定,然后拿出一张地图,缓缓展开,图纸虽然粗糙,线条虽然简单,但却把腾越的每一条路,每一个村庄都标了出来,只见上面画上了无数的
孙永金抬眼看去,豁然发现,腾越境内,除了那座城池之外,似乎都被这种的旗子所包围。
[] 推荐阅读: - - - - - - - - - - - - - - - - -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