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九章 败走曲靖(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九章 败走曲靖(二) (第2/3页)

候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以及他的亲信们再也不抱任何攻破山头的希望,虽然还一波接着一波的发动攻势,但多的是做戏了。

    这种进攻直到当天的晚上才停止。╔ ╗

    可是,纵然是停止了进攻,李如碧部依然被留山脚下,缩各种掩护后面,既像是要随时发动进攻,又像是监视山头的明军。

    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吴三桂的军中究竟商量着什么。

    大帐之中,停火通明,清一『色』的吴三桂嫡系亲信坐帐中,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中间的那个人,血战数日,真实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一个掩饰。

    只听得吴三桂满是悲怆的说道,“各位兄弟,这几日辛苦你们了。”

    这些亲信忙答道,“王爷都是为了我们这些辽东的老弟兄着想,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这点辛苦和牺牲算不得什么。”

    这时,吴三桂又是说道,“唉,想不到我们关宁铁骑南下以来,竟会遭遇如此惨事,仅仅是为了撤退,就伤亡了如此多的弟兄,对于他们的家眷,我们以后要好生照顾,万万不可让他们受了委屈。”

    听到吴三桂的话,那些亲信们鼻子也是一阵酸楚,为了摆出强攻的架势,他们可是下了老本,一路南下,共事了十数载的老弟兄死于此役,那些后来培养起来的亲信是死伤无数。

    对于牺牲,他们没有半分的怨言,唯一的希求,就是自己家眷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

    于是,众将心中一番感伤,对着吴三桂说道,“王爷请放心,我们以后绝对不会忘了今天为我们死伤的弟兄。”

    “好,好,好!”吴三桂连连叹了三个好字,然后说道,“诸将以为我们今日撤退可好。”

    诸将相互看了看,终于到了该做出抉择的时候,然后听见石国柱说道,“王爷,我军势大,明军势弱,若是他们依险而守,或许我们还拿他们没有办法,若是他们敢冲出来,难道我们还会怕他们不成,明军不是傻瓜,不会想不清楚这样的道理。”

    听到他的话,有人点头,有人却不敢肯定,为何确定明军分兵远袭之后,他们不敢轻易的撤退,因为双方处于接触之中,一旦撤退,怕的就是对方衔尾追杀。╔ ╗

    这时,又有一将说道,“这几日里,我们连续发动强攻,明军早就被打得精疲力,如今应该只想着努力防守,希望我们不要再去打他们才是,应该没有精力来管我们了。”

    众将频频点头,他们打了这么多天的血战,不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么。

    “没错。”又是一名将领站了起来,缓缓道来,“我观察了山头上的明军很久,确实与我们以前看见的明军大不相同,明显全是孙系军队,李定国的兵马只怕早就带着全数军队前去围攻卓罗,而且他还极有可能带走了姓孙的骑兵。他们两军合起来不过两万,李定国带走了自己大部分的军队,如今,又带着了几乎所有的骑兵。这个小子现恐怕只有区区几千步卒,难道这样还敢出来突击不成。再说了,如果他敢出击,乘我们立足未稳的时候,就该动手了,那会等到现,这几日里,没有看到他有任何动静,那么今日,十有***是不会动手的了。”

    众将听他说得条条有理,纷纷点头,他们实不愿意这里进行毫无意义的攻坚战了。每日里死伤如此多的士卒,偏偏还毫无成果,何况昆明那边战事如何,他们也没法知道得清楚,说不得李定国已经同昆明城里的明军前后夹击,彻底的打败卓罗,收编了那些不稳定的投诚兵,并且起精锐,朝着他们这边杀过来了。

    于是,有人对着吴三桂说道,“晚走不如早走,李如碧那个傻瓜前面顶着,明军定然不会想到,我们已经悄悄的撤了。只要我们撤出一天的路程,明军再想赶上我们就没可能了。”

    众***是点头,吴三桂看大家都急不可耐的想要撤退,再也没有人提什么家眷的事情,总算是放心下来,同时,他也觉得,凭着这么几日的强攻架势,明军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会突然间撤退,于是,对着众将下令到,“下去准备,能丢掉的东西,全都给我丢了,轻车简从,先撤到曲靖再慢慢收拾。”

    一声令下,吴三桂的亲信们也是干脆得很,立刻就下去收拾。同时,那些绿营兵也得到了通知,于黑夜之中,静静的收拾着,随时准备跑路。

    唯一没有得到消息的就是蹲山脚下的李如碧。堂堂的一名总兵,大明曾经的***伯,现一脸苦bi的模样,率领着仅剩的数百士兵,极端凄惨的蹲山脚下。

    这里,虽然明军一直没有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但是时不时的会传来一阵枪声,一个不留神就会丢了脑袋。╔ ╗

    如今的李如碧完全丧失了攻下明军山头的信心,此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那里,满脑子都是绝望的念头。攻不下明军的山头,吴三桂亲信们的怨气就不会消除,就是他自己也极有可能被推出去当作替罪羔羊。同时,重回明军这么有前途的一条路也被自己的阴谋堵死,他已经彻底的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想到这里,一个大好男儿,竟然忍不住失声痛哭。

    就此刻,山坡上隐隐绰绰的跑了一个人下来。

    李如碧的部下当即便握紧了手上的武器,可就这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我!”

    李如碧的部下定睛一看,这不正是李如碧的侄儿么。

    只见他三两步走到李如碧的面前,痛哭着喊道,“叔父!”

    看见失散多日,不知是死是活的侄儿,李如碧再次忍不住老泪横秋,半晌之后,才问道,“明军怎么肯放你回来了。”

    这个时候,他的侄儿才想起自己的正事来,哽噎着说道,“叔父,我对不起你。”

    李如碧微微一怔,有点不解,不过,他也知道,明军不会这么平白无故的把他的侄儿放回来,于是问道,“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