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随便 (第2/3页)
鱼雷很好用,可惜拆了发射系统。
那么这种数吨重,数米长的黑大粗想要塞进去,然后射出去···那纯属做梦,现有的技术里,只有护盾技术可以参考,但现在的纳米护盾很吃电力,而且承压能力有限,最关键的是,王浩现在也没搞定这种电场技术,所有的护盾都是实验室出品的原型,处于一种很尴尬的状态,复制的机甲用型号很成功,其它型号只能笑呵呵,看看光电效果了。
最后,还是那个挖来的潜艇专家解决了问题,自主防御系统,一种另类的水下反应装甲,再潜艇外壳贴上一种具有缓冲能力的六边形造物,它的原理很简单,一个短管的火炮,靠强大的冲击力把内部特制液体推出去,经过特别设计的制退器把液体压平均分散,形成一层液态装甲。
虽然只能维持数秒效果,而且只能形成一种局部防御,但这也非常逆天了,毕竟水下武器靠的就是压力来破坏耐压壳,从而形成击沉效果,水下穿甲弹什么的,那只是传说。这样一来,潜艇就地面装甲单位一样,贴上了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反应装甲,六边形的空间应用率最高,从而可以轻松的形成一片高效护盾。
然后,这套系统开始快速的安装,由于要分散超速液压流,所以六边形装甲中央都有一块超硬的晶体,这还是王浩的已经拥有的技术,加上动态光子控制系统(水下的激光通讯最有效),一下子变的具有了未来感,流动的光点,符合几何韵味的蜂窝外壳,帅的没边了。
当然了,代价就是新台风的吨位直逼4.5万吨,为了提高航速,还不得不增加了强制增速系统,简单的来说,就是透支机械损伤,强行提高转速。
第三艘台风级也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