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两位小老板 (第2/3页)
高了不止几倍,综合在一起,就成就了奇味居独一无二的小吃食招牌店。
如今花王城里,有谁不知道奇味居的名字,高门大户的小姐们招待各自小姐们上门闲聊,如果不摆出几盘奇味居的五香瓜子和糖果,那就要被人耻笑小气。而花王城内外时刻都有十几个半大孩子,拎了只圆筒,四处叫卖冰砖,两文钱一只,也受到了所有普通百姓的喜爱,毕竟那雪糕和彩糕要五钱银子一小碗,对于他们来说,实在难以承受,而这冰砖便宜实惠,还解渴消暑,谁家也不差几文钱,买上几只,全家都吃得乐呵呵的。
两个孩子核查了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都乐歪了嘴。涛儿从小锦衣玉食,花费上没受过一点儿委屈,逢年过节,自家和世交之家的长辈的压岁银子也不少,他可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可是,那些和眼前这些数字可完全不同,这些是他和大禹努力辛苦一个月的成果,只看着就觉得心底十分骄傲。
按照木艾最开始和孩子们的约定,这铺子的本钱是她出的,几个孩子负责经营,所以,她占了三成纯利,大禹和涛儿每人两成,辛巴诚儿和幸儿三个小的,每人一成。每月一结算,大禹涛儿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一份儿,而三个小的那些却先由木艾保管,直到他们十岁时才会发到他们手里。
这个月进项是两千三百银,原料食材大部分都是家里的,当初说好,他们是独立经营,所以,这些食材也都是要付银子的,而且价格还不低,加上羊奶等其他辅料,一个月下来也有五百两银,木六等人的月钱也都要从账上出。第一个月盈利如此之好,必然还要打赏一些,否则会寒了人心。
总之,杂七杂八加在一起,本钱要去除六百二十两银。所以纯利剩下了一千六百八十两。两个孩子兴奋的把几个一家人各自的进账本子都写好了,放在随身的超大荷包了,其实是妈妈前些日子用给他们做的两只斜挎包,里面是轻软的鹿皮,外面是宝蓝的缎子,涛儿的绣了一只金色大鹏鸟,大禹上面的是一只下上猛虎。
他们原本还嫌弃背在身上麻烦,可是这次出来,两人立刻明白这挎包的好处了。骑马时放在身侧,一点不耽误身子活动,而包里放了铅笔橡皮,几本账本,印章,还有垫肚子的点心,随用随拿,十分方便,而且这包还防水,遇到下雨也不怕账本被弄湿。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般。两人为当初不识货,微微有些愧疚,于是决定用自己这月的分红,给家里人买些礼物。
吩咐木四叫来铺子里的所有人,简单说了几句话,除了木四和可心作为管事是十两银的赏钱,清风和春晓都是五两银子。乐得几人都合不拢嘴了,跪下磕头谢了赏,越发勤快的忙碌开来。
木四面色平静,实则心里极度紧张的,拿了银票去肖府名下的当铺,换回了十两、五两等几十只小金锞子。大禹和涛儿稳妥的放进挎包里,然后换了套普通的棉布袍子帮忙卖了半个时辰的货,算是切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