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龙初成 第八十二章众生百态,神鬼各异。 (第3/3页)
眼就惊呼起来,然后跳着跑了出去,不一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走进来,对着小道士喝道:“换香茗,将我珍藏多年的极品玉龙蟠毫拿来。”然后来到周恒身前深深一礼。
急忙还礼。老道摸着玉简道:“这是我派第六代掌门伊志平师祖的遗物,不知施主是如何发现的。”
周恒答道:“偶然所见,觉得有趣,就留了下来。既然师傅觉得有用,就请留着吧。” “多谢了!”老道将玉简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端详着。
周恒环顾四周,问道:“我见附近道观大多年久失修,不知是怎么了?”
老道长叹一声:“想当年,重阳真人创教以后,经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达到鼎盛,那时金王朝行将灭亡,南宋十分孱弱,唯有蒙古力量方兴未艾,丘祖师却金使,谢宋聘,以七十三岁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率十八随行弟子,万里跋涉,抵达西域大雪山成吉思汗军营。成吉思汗亲自三召并作长谈。丘祖师对其所问为治之方及长生久视之道,皆做了仔细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礼敬,尊其为‘神仙’,令他‘掌管天下出家人’,并赦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
此后我派建宫观,收门徒,玄风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学徒云集。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因影响过大引起元庭猜忌。佛、道相争,朝廷袒佛贬道,因此自第七代掌教张志敬以后便日渐衰落。如今更是宫观衰败,道经失散,道统失传,修真越来越难了。”说完不住叹息。
周恒看他好可怜,想将邱处机留下的经文还给万寿宫,于是道:“师傅,我以前广览群书,曾经见过一段经文,似乎与全真教有关,我背诵出来,请您看看是否有用。” (结个善缘万一日后遇到了飞升的全真前辈呢)
“是吗?”老道随口答应着,并未将他说的话放在心上。
周恒微微一笑,开始从头背诵刚刚看过的《北宗五祖丹诀》:“一根一蒂,天地之元也,祖也……顶中之性者,铅也,虎也,水也,金也……”
刚听这一句,老道就遽然而惊:“这,这是本派不传之秘!您从何处得来?不说个缘由,恐怕施主今天只能观中歇息一晚了”
周恒并不作答,只是滔滔不绝一路背诵下去。
老道刚开始还有些怀疑,但越听越惊,双耳如闻雷鸣,心下狂跳不已, “真的是本派之秘啊!后面这些连我都没听说过!看来是我错怪您了。”
说完后一边大喊:“祖师有灵!祖师显圣了!”说着“扑通”跪在地上,顶礼膜拜起来。
周恒不敢受他大礼,赶紧上前搀扶。 (主要是怕别人看见,说他欺负老人。)
老道不肯起来,口中哀求道:“求仙师说得慢点,让弟子写下来!这都是敝派宝典,无价之宝……”说着手忙脚乱去找纸笔。(舔狗舔狗,舔到最后万物皆有)
待到纸笔拿来,周恒伸手接过,口中道:“还是我来写吧!”说着笔走龙蛇,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将丹诀描述的基础和中级部分都默写出来。 至于高级功法,他怕所传非人,所以有所保留,准备日后考察人品再行传授。 (对不起,玩套路,你玩不过我)
老道手捧笔录双手颤抖,口中叫着:“多谢仙师!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周恒侧过身子,转身往外走。出得门来,却见万寿宫数十道士跪倒一片。
周恒向后摆摆手后,头也不回的,向南方走去。
距终南山角下五里外的地方,有个太一镇,站在街上,周恒看着来来往往宁静祥和的人们,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或许他适合山有缘,前世,家就在脚下,今生也是一样,同样都是抬头望山,高耸入云,环顾四周,小镇温馨。
他在大街上走着,不久看到一个茶楼,于是迈步走了进去。茶楼内有个说书场,里面坐了四、五十人。一个说书先生在前台大鼓一敲,正待开讲。
周恒在后排找了个位子坐下,小二刚刚送上香茗,说书人就已经开始了:“却说大唐盛世,有一蒲州人姓吕名岩,字洞宾,三次进士科考未中,沮丧之极来到长安酒肆,遇到了正阳真人钟离权。真人见他有慧根,招他入终南山,请他喝绍先元和之酒,然后坐石谈玄,传授他《灵宝毕法》十二科。数年后吕洞宾得道成仙,飞升而去。”然后说书人进入正题“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果然话本里面的人物都比较牛逼。)
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周恒也听得入了迷。良久鼓声一顿,故事结束了,众人方如梦初醒。 (多了解一点比较好,万一以后遇到了还能吹他牛逼。)
然后说书人托着盘子走过来请大家施舍银钱,同时取出一张告示,说镇上张员外的女儿近日病倒,水米难进,夜梦连连,如见鬼物,求医无效,奄奄一息,谁有良方救治,愿送纹银一千两。
众人议论纷纷,但每人都是给几个铜板后离去,在这个神鬼共存的世道里,没有一个人敢去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