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1章 司马仲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1章 司马仲达 (第2/3页)

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建安十三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惧之,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曹操手下可是一直不缺人才,尤其是智谋。从戏志才,到郭嘉、荀彧、荀攸、程昱、刘晔、贾诩……

    能够让曹操用强非要请出司马懿,这就说明曹操也十分看重司马懿的才华,同时不希望他背其他诸侯辟用。这一次让其担任曹丕军师,也是为了培养曹丕建功立业。可是司马懿出工不出力!曹操认为他是没有的到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没有独挡一面,所以这一次他决定启用司马懿为先锋。

    可司马懿被曹操单独叫到军帐之后,司马懿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主公,非懿推辞。而是实在此战是不可为也?”这司马懿居然拒绝了曹操的命令,不愿意作为先锋去攻打湖阳。

    曹操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问道:“仲达,何出此言?”

    “主公久经沙场,缘何此时却要逆天而行?主公,此番与刘琮会战,主公天时、地利、均不占优啊……”

    “那么依仲达之意呢?”曹操南征备战这么多年,还鲜有人敢如此直接了当的指出曹操的问题。不过曹操细想一下也对,自己五十出头,手下这些智囊、猛将大多是跟随了自己十几、二十年的人。

    他们要么和曹操同仇敌忾,要追回天子,要么变得圆滑世故,不愿意反驳曹操。尤其是那些文人,荀彧的下场让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观而不语。尤其是新近刘晔给曹操出了一策,结果失算了,他们就更加保守了。可这司马懿不一样,我不想当官,你曹操非要逼我,我可不能把自己这一世英名,稀里糊涂的葬送在这湖阳战场上。

    司马懿清楚的认识到,天时地利,曹操都处于劣势。自己虽然统兵能力的自信还是有的的。但那驻守湖阳的是文聘、关羽。司马懿是多么谨慎的人,自己本来在曹操军团就是后生之辈。年龄比这些人年轻十几、二十来岁。如果初战失利,下场比现在坚决不领命可是要惨得多。不但可能失去曹操的信任,更是会被曹丕和其他人看轻。

    “主公,恕懿直言。我们不如撤军回许昌,然后派出使者联络孙权和张鲁……”

    “撤军?”曹操一愣,这个想法他还真没有。其他人也从没跟他说起:“仲达,莫非我军真的一点胜算都没有吗?”

    这就是曹操的有点,虽然他很自负,但冷静下来还是听得进建议的。因为自负,他不能容忍刘琮这个矛头小子在背后偷袭他,抢走了汉天子不说,还拐走了他想赐死的荀彧。这简直是对他曹操的侮辱。这种做法无疑想其他诸侯证明,这华夏,刘琮已经可以与他分庭抗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