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江东水军 (第2/3页)
吃了这种船的亏。
江东水军水军除了设备先进外,技术上的优势也很明显,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此时船尾舵的出现。
这种装置可以很好的控制船只行进方向,使船只的灵活度极其精确,而西方国家最早要到13世纪初才出现船尾舵。江东水军的这种技术优势使其受恶劣天气的影响程度降低,即便水面风向不利,也可通过船舵最大限度的控制行进方向。
另一技术优势是双桅战船的出现。在风向利于己方时,双桅战舰能够提高行进速度,在以船只撞击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水战中,速度快就意味着冲击力强,加上江东水军强大的战舰,用一波进攻就使敌船丧失作战能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好在荆州水军也不差,而刘琮更是和谐后世来的军事人才,经过几年的追赶,至少在技术和装备上与江东水军差距已经不是很大。但要说到规模,刘琮就自愧不如。
这也难怪,这些年刘琮的主要精力用在对付北方的曹操和攻取益州。所以便大力发展和装备步兵。水军只是作为防御孙权和曹操攻击时使用。主动出击的机会也不多,刘琮也还没有富裕到水陆并重的成都!
目前刘琮手下有各类战舰近千,如果按照平均每艘战舰一百将士算,能够武装近十万人。而情报现实,孙权现在的战舰可是达到了两千。当然依据扬州和交州的人口,孙权不可能招募二十万的水军。虽然水军是他在江东立足,抵御曹操和刘琮两个强敌的最大依仗。
但是有这么多战舰,那么久意味着孙权手里,至少包括一些类似预备役或军屯性质的在内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起二十万抵抗大军。只要有战争需要的时候这部分人能够立刻拿起武器参战,不用临时征调和训练。
目前刘琮在荆州大约有五万,孙权应该不低于十万。如果双方都全部动员,至少从战舰数量来看,刘琮还是趋于劣势。
尽管影响战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硬性指标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江东水军出色的水上作战经验,要在水战中击败这样一支精英部队还当真需要一部分运气呢。
好在刘琮有一支强大的陆军。而且步兵中大多装备了强大的诸葛连弩!当然如果能够在发动战争之前最大程度的分化孙权集团,那是最好不过了!
经过详细的情报和深思熟虑,刘琮将第一个重点目标对准了张昭。在后世的资料中说张昭是一个投降派,其实是对他的误解。张昭其实是一个统一派!是孙策的坚决拥护者!
张昭字子布,彭城(今徐州)人,自小好学,博览群书,尤专《左氏春秋》,并能写得一手精湛的隶书。还未成年,就被乡人举为孝廉,与当时名士王朗(曹魏时官至司徒),赵昱等成为密友,更受彭城才子陈琳(为袁绍撰写讨曹檄文者)的称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