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零五章 大军将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百零五章 大军将至 (第3/3页)

道事后朝廷不会算账吗?再加上自己曾是赵孝骞旧部的身份,朝廷的惩罚恐怕会更狠厉。

    若是拼死阻拦,先不提两万厢军如何打得过八万精锐禁军,只说忠于新君和朝廷,可这些年真定厢军得到过几分朝廷的恩惠?

    就连厢军的衣甲兵器和粮草,都是赵孝骞额外供给的,也就是说,这几年尽管赵孝骞未曾动用过真定府厢军,可他却实实在在养着两万厢军。

    这么一比较,二将渐渐心中有了决定。

    反正两种选择都要冒极大的风险,不如搏一搏!

    以成王殿下战无不胜的记录,他要做的事情,胜率至少八成以上,这还不值得赌一把?赌赢了,可就是子孙世代富贵啊!

    种建中没有过多地劝说或威胁,没多久二将自己就想通了。

    愿率麾下两万厢军,随大军南下汴京,勤王事君。

    种建中大为欣慰,这几年赵孝骞没怎么管过军中的具体事务,每月真定府两万厢军的粮草,都是种建中亲自批示送过去的。

    当初种建中还曾反对过赵孝骞的决定,毕竟禁军与厢军不是一个体系,厢军的衣甲兵器粮草朝廷另有拨付,咱们自己何必背上这个负担。

    但赵孝骞还是坚持拨付粮草兵器,因为朝廷对厢军实在太寡恩,每年拨付的那点可怜的粮草,厢军将士根本吃不饱。

    如今看来,赵孝骞的决定是对的。

    若无这几年的粮草拨付,冯晟邵靖二将不会记这份恩,自己也不会意外得到两万厢军兵马的投靠。

    过了真定府,八万将士变成了十万,队伍又壮大了。

    接下来邢州,相州,大名府,渡黄河。

    大军日夜兼程急行军,种建中下了严令,四日内必须赶到汴京城下。

    过了真定府,枢密院和兵部的调兵文书便派上用场了。

    路上所过之地,基本都有官府和驻军相询。

    大宋调动兵马的程序极其严苛,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不可能瞒过官府和驻军。

    幸好赵孝骞事先送来了枢密院和兵部的调兵公文,省掉不少麻烦。

    当然,沿途也有质疑者,他们完全不明白,朝廷无端端的为何要调动北方的兵马南下,除非是汴京出了大事。

    但质疑也没用,毕竟种建中只是奉命调兵,你有任何问题可以去问朝廷。

    至于朝廷会不会回答你……

    抱歉,大军到达汴京城下那一天起,朝廷恐怕不会有答复了,那时候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用意和图谋已不必隐瞒了。

    十万大军过了大名府,渡过黄河。

    此时距离开拔之日已过去了三天,剩下的数百里路途必须要在一日内赶到。

    种建中落于后军,神情有些焦急,仰头看着天色,盘算着时辰。

    此刻用“争分夺秒”来形容也不过分,赵孝骞的军令是四日内必须赶到,眼下折可适的两万前锋兴许已快到汴京了,但中军和后军的速度却滞后了。

    “全军加速,一日之内必须到达汴京,派快马入汴京告诉殿下,一日之后,我十万兵马可至。”种建中下令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