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诉身世心贵相知 (第2/3页)
太了不起了!”姚朵美丽的脸庞露出了惊奇神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人传颂。他还征讨过叛乱的三苗,立下赫赫战功。”
“所以,舜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达的大禹。大禹死后,又把王位禅让给东夷首领伯益。但是伯益不被人心所服。于是人们推举大禹的儿子启做了君王。”看着她迷人眼睛,少康继续说,
“伯益不服,就与启征战。浴血奋战后,启取得胜利。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所以,启死后,把王位传给太康。”
“‘太康失国’吗?这个故事我母后给我讲过。她说——太康只顾饮酒游乐,不理政事。一次,太康带家属亲信去洛水北岸游猎,一去三个月不回来,弄得百事废弛,民怨沸腾。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夏的都城斟鄩。”姚朵扑闪着清纯的大眼睛,说道,
“太康带猎物回来,走到洛水岸边,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派人过河探问,才知道后羿不让他回都城。各部落首领都不满意太康的荒唐,又惧怕后羿的实力,谁也不来帮忙。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城居住。”
“这是夏侯氏的耻辱!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翘首盼归,可是没有等到太康的回归。五兄弟就作了《五子之歌》。”少康有些忧伤,
“它的大意是,我们的祖先大禹曾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定了,国家才能安宁。君王应勤于政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
“可见这五个弟弟的心情是多么地悲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