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四章 楚雁寻if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四章 楚雁寻if (第2/3页)

风铃便会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友情与梦想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熠熠生辉。

    随着“桃源乡”的声名远扬,楚雁寻的农业基地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大型连锁超市、高端餐饮集团纷纷抛来合作橄榄枝。但与此同时,产能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手工采摘、分拣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订单需求,仓库里时常出现因包装不及时导致的水果积压。

    一个暴雨倾盆的午后,楚雁寻站在仓库门口,望着被雨水打湿的纸箱,眉头紧锁。宋予清撑着伞匆匆赶来,发梢还挂着细密的雨珠:“阿寻,我联系了物流专家,他们建议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茶风月则紧随其后,手中抱着厚厚的市场调研报告:“高端客户对冷链运输要求极高,我们得尽快建立自己的冷链体系。”

    三人在仓库的小办公室里展开讨论。老旧的白炽灯在头顶滋滋作响,墙上的日历被风吹得哗哗翻动。楚雁寻咬着笔杆,在纸上写写画画:“设备采购和冷链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我们目前的现金流……”她的声音渐渐低落,目光扫过窗外正在雨中忙碌的村民们。

    这时,茶风月突然眼睛一亮:“我有个主意!我家族的投资公司可以牵头,联合其他企业发起专项基金。我们用‘桃源乡’的品牌和未来收益做抵押,既能解决资金问题,又能扩大影响力。”宋予清也点头赞同:“我认识几位农业领域的专家,他们或许能提供技术支持。”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备,“桃源乡产业升级计划”正式启动。施工队开进基地,现代化的分拣车间拔地而起,智能温控仓库的钢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楚雁寻每天天不亮就来到工地,戴着安全帽和工人们一起研究图纸。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数据:哪种输送带最适合娇嫩的草莓,冷库的湿度该控制在什么范围……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宋予清全力推进文化赋能计划。她邀请了知名导演,以楚雁寻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了一部名为《沃土星光》的纪录片。摄制组深入田间地头,记录下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展现了现代农业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之美。

    纪录片的拍摄现场,楚雁寻带着导演参观后山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夕阳为山林镀上一层金色,几只野生小熊猫在竹林间嬉戏。“这些小家伙是我们的‘特别居民’。”楚雁寻笑着说,眼中满是温柔,“我们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也要守护好这片生态。”

    宋予清则在文化展厅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文化节”。展厅里,老式的织布机、石磨与现代的VR设备交相辉映。游客们可以戴上VR眼镜,体验虚拟插秧;也能亲手操作织布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爷爷的书画作品在展厅中央展出,一幅幅描绘田园风光的水墨画,引得参观者驻足赞叹。

    茶风月充分发挥商业天赋,将“桃源乡”的农产品与高端酒店、奢侈品品牌跨界合作。限量版的“桃源蜜语”礼盒,搭配着知名设计师设计的丝绸包装,成为时尚圈的新宠。她还邀请了多位明星担任“桃源大使”,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基地的体验。

    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隐患。一天清晨,楚雁寻接到紧急电话:某批次出口的蓝莓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消息传出,股价暴跌,合作商纷纷要求解约。楚雁寻脸色苍白,立刻召集团队开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空气仿佛凝固。

    “不可能!我们一直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楚雁寻拍着桌子,声音发颤。经过连夜排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是新来的临时工误将普通农药当成生物制剂喷洒。楚雁寻当即决定:召回所有问题产品,公开道歉,并主动接受最严格的检测。

    她站在镜头前,眼神坚定却难掩疲惫:“是我们的管理出现了疏漏,我向所有信任‘桃源乡’的消费者道歉。我们会承担全部责任,用行动证明诚意。”宋予清和茶风月也站出来声援,承诺将加强品控体系建设。

    危机倒逼改革。楚雁寻引入了区块链溯源系统,每一颗水果都有专属的“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种植、采摘、运输的全过程。她还建立了严格的员工培训体系,亲自给新员工上课,讲述“诚信”二字的分量。

    风波过后,“桃源乡”反而赢得了更多信任。消费者被楚雁寻的真诚打动,订单不降反升。基地里,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文化旅游项目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每到周末,民宿区便热闹非凡,孩子们在果园里采摘,老人们在亭子里品茶下棋。

    夜晚,楚雁寻、宋予清和茶风月常常坐在果园的观景台上,望着满天繁星。茶风月晃着手中的红酒杯:“真没想到,当初那个说要回家种地的小姑娘,现在成了农业界的传奇。”宋予清轻轻靠在楚雁寻肩上:“是我们一起创造了奇迹。”

    楚雁寻笑了,眼中闪烁着星光:“其实,我还是那个想守护土地的女孩。只是现在,我有了你们,有了这么多支持我们的人。”远处,分拣车间的灯火与星光交相辉映,仿佛一片永不熄灭的银河。

    在“桃源乡”的员工宿舍里,贴着一张醒目的标语:“脚下有泥土,心中有星光。”这不仅是楚雁寻的人生信条,也成了所有“桃源人”的共同信仰。而她们的故事,仍在继续,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传奇。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楚雁寻的手机便在床头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的是来自智利的视频通话请求,当地最大的果蔬进口商想要洽谈蓝莓和车厘子的反向定制合作。她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推开窗,后山的果林在晨露中泛着微光,几只白鹭扑棱棱掠过树梢。

    “楚总,我们希望能在智利试种贵公司培育的抗寒蓝莓品种。“视频那头,智利商人的西班牙语带着热情的卷舌音,“南美洲的冬季正好能和中国形成错峰供应。“楚雁寻目光一亮,立刻招呼团队准备技术资料。这个提议不仅能扩大市场版图,更能让“桃源乡“的科研成果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宋予清正在巴黎筹备一场特殊的展览。卢浮宫旁的艺术展厅内,陈列着用“桃源乡“农产品制作的装置艺术:晶莹剔透的琥珀中封存着娇艳欲滴的玫瑰,那是用基地出产的食用玫瑰花瓣制成;巨型的果篮造型雕塑,每一片“果叶“都是由脱水蔬菜薄片拼接而成。开幕式上,法国文化部长驻足在一幅水墨田园画卷前,画中点缀着真实的桃花瓣,散发着淡淡清香。

    “这不仅是农产品,更是东方美学的载体。“宋予清用流利的法语向媒体介绍,她身着改良旗袍,袖口绣着的双鱼图腾与楚雁寻的银镯遥相呼应。展览期间,全球顶级奢侈品集团递来合作邀约,希望将“桃源乡“的天然色素用于高端彩妆。

    茶风月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忙碌穿梭。作为“桃源乡“上市计划的总负责人,她穿着剪裁利落的西装,正在和投行团队进行最后一轮路演。会议室的大屏幕上,展示着令人惊艳的财务数据:三年内,公司营收增长300%,线上销售平台用户突破五千万。

    “我们不仅仅是农业企业,“茶风月将激光笔指向屏幕上的生态产业链图,“从土壤改良到冷链物流,从文化旅游到科研创新,'桃源乡'构建的是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