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键政 (第2/3页)
北榜和南榜,让北方学子跟北方学子比,南方学子跟南方学子比。”
苏川一边说,一边在回忆。他记得南北榜案发生在明初,而南北分榜制度直到明仁宗时才正式定下规矩,等到明宣宗时期得以推行,到了清朝更是直接改成了分省录取,并影响至今。
抄答案就是快啊,苏川侃侃而谈,不带停的。
宁桂原来慵懒地躺在罗汉床上,此时坐了起来,双眼越来越亮,突然又蹙起眉头,说道:“可这样对南方学子太不公平。他们明明拥有更高的文化,就因为生活在南方,因为名额限制落榜,这难免寒了人心。”
“北方学子就不委屈吗?他们不是笨,也不是不努力,只是缺少学习环境,明明有天赋,却输在起跑线上。”苏川耸了耸肩膀,“没有办法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
“陛下啊。”他叹了一口气,“你现在是大虞皇帝,做事不能只看对不对,更要看要不要。科举从来不是单纯的选才,更是稳定朝堂、笼络天下人心的一种手段,得讲政治。”
“通过南北分榜,通过配额制确保各地区均有人才被录取,既能平衡地域利益,又能笼络人心,维护统治根基,何乐而不为?”苏川轻轻点了点头,“不过说实话,南北分榜也会导致老乡关系越演越烈,拉帮结派,最后就是党争了。”
苏川也是来了兴致。
人人都喜欢阴谋论,他也不例外,继续说道:“对,科举考试肯定会进行糊名和誊抄,最重要的是陛下参与了阅卷,说明考试是没有问题,看似只是南北读书环境造成的,但也不是没有舞弊的可能。”
“南北各有所长,一旦主考官对文风有所偏好,在题目上故意偏向于某个方向,也有可能会对录取结果造成巨大影响的。”
“这就是说,这一件事看似巧合,还是不能排除没有人从中作梗。”苏川分析道,“我不在朝廷,不知道都有哪些官员,只是合理怀疑,陛下的官员里有坏人。”
“而且在我看来,陛下一开始就做错了。”苏川刚刚说完,暗自懊悔,他怎么直接指出宁桂的错处了,对方肯定会不舒服,然而话已出口,也没法收回,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当初发现南北录取差异大时,你就不该不了了之,就应该痛下杀手。不管那些考官有没有舞弊,为了稳住朝局,总得有人站出来牺牲,为了政治必须有人牺牲。”苏川在某些方面很佩服老朱。
“不,我不觉得我做错了。”宁桂这一次却没有认同苏川,她语气坚定,没有半分犹豫,“如果那些考官真的徇私舞弊,我不介意用他们的人头平息风波。可是他们只是按规章阅卷,我不会为了政治需要,随便牺牲无辜之人。”
“你太仁慈了。”苏川忍住没有说,把“你不适合当皇帝”这句话硬生生咽了回去。
“我就是那样的人,从一开始到现在,从来没变过。”宁桂迎上苏川的目光,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