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五十一章 太平的决心,开皇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五十一章 太平的决心,开皇榜 (第1/3页)

    阳春三月,春寒虽还不曾完全退尽,大地已是一片春暖huā开景象。洛阳宫城冉牡丹发枝,杨柳萌绿,真是好一雷生机勃勃景象。

    凝碧池畔bō光粼粼,春意盎然,刚在上元节中晋位为“供奉”的兰三娘正手持牙板,伴着身侧坐部伎乐工的琵琶伴奏曼妙而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lù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念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不觉泪下洛衣裳……

    此歌诗名为《燕歌行》乃魏文帝曹丕所作,写一位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长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屈,深婉感人,轻盈柔美之间自有一番入人肺腑的力量。

    上官婉儿shì立在武则天身后,耳听着这样的曲子,满腹心神顿时化为滚滚不尽的绵绵思念,思念一起,顿时便觉得这首《燕歌行》所写,兰三娘所唱皆是为她赋情,字字句句都在说着唐松的远离,她的寂寞家……

    数着日子算来,唐松离开神都南赴扬州已是四个多月了,四个多月一百多今日子,一百多个夜晚,真是怎样一番,“明月皎皎g,星汉溪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等何辜限河粱”的闺怨之思。

    这一百多今日子里,就连上官婉儿都感觉到自己敏感了许多,也脆弱了许多。前两日闲暇之余信手翻开《诗经》,偶见到《静女》篇中,“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句子时,她这个被圣神皇帝赞誉为能喜怒不动颜sè的人居然在不知不觉之中珠泪鼻结。

    一念至此”“相思刻骨寂寞杀人”蓦然又从脑海深处闪现出来,一并闪现出的还有唐松说出这番话的情景,掖庭宫那一夜的月亮,那一盏宫灯,还有他说这话时棒住自己脸庞的双手历历在目。

    于是,脑海里的画面毫无征兆的再次跳转,唐松离别前夜,高楼小

    几上,半窗月光下赤luǒ相对的疯狂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几乎是刹那之间上官婉儿脸上就起了一晕如三月春情般的潮红。

    恰在这时,坐于凝碧池畔锦榻上的武则天摆了摆手,似是说了什么。见状,上官婉儿忙收摄了纷乱的思绪凝神去听,却没太听的清楚。

    好在这不碍什么看兰三娘停住歌声收了牙板的举动想必是武则天不想再听这首《燕歌行》。

    兰三娘正唱到好处却被叫停,心中大感奇怪,她在教坊多年,深知这首《燕歌行》乃是武则天素来喜欢的曲子,往日里只要一唱此曲从没有被中途叫停的先例。

    奇怪是奇怪,她却不能多想,心思急转寻思着该再唱一首什么才好。

    仅仅是片刻功夫,兰三娘双眼一亮从乐工手中接过琵琶自拨自弹的唱起了一首《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去石榴裙。

    作为近二十年来的第一个内廷供奉,兰三娘的歌艺已臻大成境界,这番用心唱去更是曲音渺渺,动人心魄。

    上官婉儿耳听此曲神sè不动之间心底暗道这兰三娘果然聪明,但怕只怕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首《如意娘》乃是武则天昔年之名作,但其诗却是写给前朝高宗皇帝的,而今高宗已逝,李唐江山都被武周给夺了,此时再听到这首曲子圣神皇帝会作何感想,有什么举动都实难预料。

    自上元节时晋位“供奉”以来,这兰三娘随着身份的变化胆子也大了不少啊。

    心中想着,上官婉儿悄然向武则天看去却见安坐于锦榻上的她不知何时已经微阖了双目,脸上神情却没lù出半点喜怒。

    一曲《故意娘》歌罢武则天却未置一词,微阖的双眼亦不曾睁开,目睹此状,兰三娘也不免紧张起来,一时间,凝碧池畔轻松闲适的气氛陡然冷沉下来。

    良久之后,武则天睁开眼睛微微侧身了向上官婉儿一声笑叹”“果然是春情萌动时节,就连三娘都乱了心思,开口不是思就是念”

    见武则天没午发怒,上官婉儿也松了一口气,笑着附和了一句。

    那边的兰三娘更是如释重负。

    一句说完,武则天又转回身去扬了扬手,示意再唱。

    刚刚受了一惊的兰三娘此时真是万般为难,思来想去,唱的却是一首俚曲: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jiāoyù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huā好奴颜好?”朗道:“不如huā窈窕”

    佳人闻语发jiāo嗔:,“不信死huā胜活人”

    将huā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huā眠”

    这首俚曲本就写的极有趣味,再经兰三娘唱来更是将佳人情状绘声绘sè的复现出来,她这最后一句刚刚唱完,锦榻上的武则天已笑出声来。

    她这一笑,左右伺候的人皆都放松了跟着笑出声来,凝碧池畔紧张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

    武则天从不曾听过这样的曲子,放松的大笑了一回后,手指兰三娘道:“好你个老货,从那里淘弄来这般村俗俚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