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七章 究竟是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九十七章 究竟是谁? (第2/3页)

太平所言若武延基为嗣君,此案足以让武三思必死的根本原因。依旧是非关善恶法纪,一切以政治需要为先。

    想到这里,唐松感到一阵深沉的悲哀!为了获得武三思谋害武承嗣的确证,死了多少人?连上官明都折挤进去了!而今确已是证据确凿,但事件最终的发展结果却跟这证据没了多少关系,一切只取决于武则天的一念之间。

    这cāo蛋的人治啊!生生将上官明等人悲壮之死的意义消解的如此苍白而虚浮。

    从没有一刻如现在般让唐松对“依法治国”理解的如此深刻。

    一些个杂乱的思绪之后,唐松问了太平最后一个问题,“依你之见,武三思与武延基,圣人究竟会选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

    太平苦笑摇头,“你这个问题除了母皇自己,普天之下竟没有一个人能答出来的。不过若是母皇选了我那表兄,我倒是一点也不意外”

    言至此处,自薛绍死后,骨子里的生xìng就变得yīn冷的太平的声音里居然有了些伤感,“我母皇有四子,两个内侄。但她对侄子可比对儿子好多了,这六人中尤以武三思最为得宠,这些年凡他想要的,母皇还没真驳过他”

    哎!又是一个不想相信却不得不信的事实,武则天的六子二侄中,她确实是对内侄比对儿子好,而在两个内侄中,她又确实是更喜欢武三思,当然这与武三思巧言令sè博取欢心的本事太高也有关系。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出去探问武三思行踪的人也快回来了。

    此刻,唐松还不知道,他急切想知道行踪的武三思现在就在内宫之中。

    内廷大遍空寺山门处的茶室里,武三思边小口呷着庵茶,边表情沉痛的安慰着侄子武延基。

    富贵清俊的武延基年纪甚轻,近来因为cāo办父亲武承嗣的丧事而显得憔悴瘦损,尤其是两只眼睛,红红的肿胀的异常明显。

    听着叔父武三思的温言安慰,武延基眼中又有泪花闪动。

    良久之后,武三思总算说完了话,武延基恭恭敬敬的向他行了一礼为谢后,瞅瞅房中坐着的另两位狄仁杰与武攸宜皆是双目微闭,神情沉肃,乃向武三思低声问道:“王叔。圣人传召我等来此是为何事?咱们还要等多久?”

    这么晚了传召他四人,四人中狄仁杰乃政事堂首辅,文臣领袖。建安王武攸宜则是武将班头。总领着神都禁军及那四万前些时候调入的府军。而他两人则是嗣君的备选人。只要想想这四人的身份,武则天传召他们此来的目的还需多说吗?

    武三思深深的看了武延基一眼,异常犀利的眼神似要刺入脏腑看看他这个侄子究竟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

    武延基被这个眼神吓住了,无意识的后退了一步后愕然道:“王叔。怎么了?”

    “没什么”武三思的脸sè刹那间就变得和风细雨了,满是慈爱的眼神看着武延基,“看你这么问,是有什么急事不成?”

    说到这个,武延基的眼圈又红了。“父亲丧事未竟,弟弟们年纪又小,支应不来……”

    暗夜,安静的茶室中,武延基略带哽咽的声音听来让人感觉其情意深挚之外,又份外显得悲凉。

    此前一直微闭双目的狄仁杰微不可查的轻叹了一口气后睁开眼睛,向武延基招了招手。

    武延基恭敬上前行礼,狄仁杰却什么都没说。只是指了指身边的锦凳。

    武延基坐下后看着狄仁杰。

    狄仁杰又微闭起眼睛。只说了三个字,“静心,等”

    于是,茶室中恢复了一片寂静,使得隔壁房中神秀为武则天讲经时的佛唱都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