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乱相纷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乱相纷呈 (第1/3页)

正院的偏厅,丫鬟们端着早膳鱼贯进来,放满整整一桌,又陆续退了出去。老夫人对曼云说:“不用你侍候,你也去吃早饭吧,留个小丫鬟在门外就行了。”

    曼云应声退出,老夫人低声问阮弘:“他当真是昨晚回来的?”

    阮弘喝了一口粥,说:“听说如此,跟着晋王一起回来的。”

    老夫人默然片刻,说:“倒是有本事,跟晋王都攀上交情了。”

    “不只是交情,我听说他现在就是晋王麾下的兴平军里。”

    老夫人纳闷地问:“原先不是听说在赵将军的西路军吗?”

    阮弘摇摇头,说:“我也是不知。”

    “弘儿,你多留个心眼,瞧瞧他跟晋王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他母亲的事,他恨我入骨,如今翅膀硬了飞回来,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母亲不用担心,有孩儿在,定不会让他乱来。”

    正说着,门外小丫鬟传报:“老夫人,三老爷来了。”

    老夫人收敛脸上的担忧之色,堆起一脸慈祥的笑容,看着大踏步进来的阮驰。

    阮驰也收敛方才的杀气,跪下向老夫人行礼。“孩儿给母亲请安。”

    “好孩子,起来,起来,让母亲好好看看。”老夫人离座扶起她,慈爱地打量着他,“高了,结实了,也黑了,都快认不出来了。你这个狠心的,一走六年,都不回来一趟,可知道我日夜提心吊胆的,老太爷生前最疼爱的就是你,若是有个好歹,我怎么向老太爷交待呀?阿弥陀佛,幸好你终于平安归来,以后乖乖地呆在京城吧,军中的差使还是辞了吧,咱们诗书传家,不兴这套打打杀杀的。”说到最后,眼角都湿了。

    阮驰也红了眼圈,说:“孩儿不孝,让母亲担忧了。”

    老夫人掏出手绢,抹抹眼角,说:“既然知道我担忧,便不应该去什么西北投军。咱们阮家虽说不是公侯郡王,也是百年诗书世家,家大业大,不用学没有出路的平头百姓,讨这个刀口舔血的日子。便是你没有才能,也有你一份家业,一辈子吃穿不穷。何况你还是个有才的,老太爷在世时,常说你将来是琼林宴的簪花郎,如今却……”掩出嘴巴说不出话来。

    提到父亲,阮驰也黯然流泪,说:“是我辜负父亲的期望。”

    阮弘扶住老夫人的肩膀说:“母亲不要难过了,如今三弟好好地回来,且又挣下一份军功,也是为我们阮家长脸了。父亲泉下有知,定也感到欣慰。再说,好好一个团聚日子,搞得哭哭啼啼,反而不美了。”

    阮驰抹掉眼泪,附和地说:“母亲,大哥说的是。战事已平,以后孩儿也不会再去边疆,一定在母亲膝下尽孝。”

    老夫人一听尽孝膝下,都哭不下去了。阮弘又好言好语,她趁机收了眼泪,三人分别坐下,叫进小丫鬟添了一双碗筷。老夫人挟了菜放在阮驰碗里,说:“多吃点,我听说军营吃的都是粗粮,也难得你居然没瘦,还长胖了点。”

    “谢谢母亲。”阮驰挟起菜放进口里,慢慢在咀嚼着,忽的想起自己离开家门去西北投军的路上,因为钱财耗尽,什么都吃过,农家的猪食、田里的耗子、山里的野果子……正想的出神,听到阮弘在叫自己:“三弟,三弟……”

    他凝神说:“大哥请讲。”

    阮弘问:“我原先听说你在西路军,怎么这回倒是跟着晋王一起回来的?”

    阮驰说:“半年前,西路军与兴平军一起在镇戎迎战北戎敌军,我与晋王曾并肩作战,而后晋王调我去他麾下。”

    “便是歼了戎敌十万人马那一战?”

    “正是。”

    “十万人马?”老夫人说,“阿弥陀佛,今日我杀你,他日你杀我,何日是个头?”

    阮弘知道老夫人不喜欢血腥,说:“母亲放心,经此一战,戎敌伤亡惨重,短期内都不会犯我大周。”

    “那就好,那就好,我一听打杀就心悸。弘儿,你还是给驰儿找个衙门里的差使吧。”

    “母亲不必着急,三弟这才刚回来,且让他好好歇息歇息。”

    “是这个理。”老夫人想了想,吩咐小丫鬟,“去把曼华和秀平叫过来。”

    小丫鬟出去,一会儿带进两个青春貌美的丫鬟,衣着打扮比普通丫鬟要精致,款款地向三人行着礼。

    老夫人拉起其中一个柳眉杏眼的丫鬟说:“驰儿,你院子里没有个知冷知热的屋里人,我不放心,这丫头一年前我从人牙子那里买来的,琴棋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