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德国考察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 德国考察团 (第2/3页)

名气也越来越大,许多在南阳做生意的商人也慕名而来。天宇科技的负责人陈泽和伊忠明的名声也如日中天,很快就再一次成为了上层社交圈内的明星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天宇科技在塘尾村开办的技术学校也迅速在整个广州地区传播开来,光是第一期就招收到了120名老师和1500个学员,他们将在钟泱等人的引导下展开新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作为日后天宇科技的技术骨干。

    虽然粤海商会抢了许多外国商人的生意,但这仅仅是广州一带的商业纠纷。还并不足以吸引列强的瞩目,最多是瞄一眼粤海商会这种小角色罢了。列强在华的主要目光,始终是盯着各大军阀和那些政治人物,以及牢牢地把守着上海这个列强在华的大本营所在。至于发生在广州的轻工业崛起,并不会对列强的利益造成太大的影响。

    其实在这个时代,许多来华的外国资本商人都是在本国混不下去了才跑来中国投资的。要么就是一些有着列强政府背景的大商人来中国这里采购大宗的原材料,争夺矿产资源。至于商业上竞争,也不过是使用倾销的手段罢了。

    很少为了某个地区的商业纠纷就出动军事力量,全因列强在华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多,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就连骄傲自大的英国人,要改变它的在华兵力部署也必须先向相关各国提出照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面对粤海商会的竞争,那些在广州一带的外国资本商人采取倾销手段几乎是必然的。但是他们也必须要花至少四个月的时间来准备,否则根本无法发动大规模的倾销来冲击粤海商会的产品市场。

    对于这种事情,钟泱一点也不担心。前期的资本积累已经足够了,在广州的立足点也巩固了,现在他的计划是前往广西的柳州开办重型工业。因为伊忠明传来了消息,来自德国的商业考察团已经到来,一些秘密的计划已经可以开始展开了。

    就在木质结构的海边别墅里,陈泽抚摸着一些刚运过来的大型木箱子笑着说道:“钟泱你看,这是我们托杜经南买来的5套机床和3套小型发电设备。”

    见到这些崭新的机器,伊忠明也显得有些兴奋:“花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总算是运到了。”

    杜经南和法国洋行的买办之间有着很深的交情,让他帮忙向法国制造商采购一些新式的小型机床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因为这些法国商人手上也没有现货,只能从国内订购,所以花费了不少时日。陈泽7月中旬就开始向杜经南下订单了,但是直到现在已经十月份了这才送到钟泱的手上。

    智能工厂倒是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设计高质量的机床,但是却没有独立开发和改进机床的设计能力。因为智能工厂始终只是一个死物,他没有人类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只会呆板的执行生产任务。

    所以钟泱才希望通过购买一些少量的外国机床,再进行仿制。而开办技术学校的原因也和购买机床有关,因为再先进的机床也必须是由人来使用才有意义。钟泱现在的主要想法就是要通过对机床的研究和使用培养出一拼合格的技术工人。只有拥有技艺的技术工人,所谓的工业化道路才能够顺利实施。

    想要实现两广地区的工业化,先期的1500学员肯定是不足够的,而且那些高薪聘请过来的学校老师,实力也只是一些不上不下的水准,完全不符合钟泱的期望。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许多的中国技师在学艺的路途上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外部原因而导致了他们的手艺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为了解决师资和高级技术员的问题,钟泱只能委托伊忠明向他的德国同学递出橄榄枝。而现在,这个办法似乎已经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来自德国的考察团已经到达了广州,正在前往这栋海边别墅的路途上。

    在同外郊外的狭小的柏油马路上,3辆奔驰轿车平稳的行驶在暗灰色的路面上,他们是秘密来华访问的德国考察团。这些车子都是陈泽花了大价钱直接从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