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五章 理念的疑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五章 理念的疑问 (第2/3页)

的强大生产力,在钱粮补给和军火生产上绝对没有问题。这个时代,只要有钱有枪,还怕招不到士兵吗?

    “是啊,钟泱。我知道你不喜欢政治,但是与其把国家交到他们的手里,还不如我们一起去拯救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只有快速的统一全国,才能减少民众的死伤,保留我们国家的元气啊。”

    面对着同伴们的恳求和追问,钟泱依旧是面陈似水,不为所动。对于众人的疑问,他并没有直接给出了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们认为我该怎么去做比较好呢?”

    “当然是扩军!以广州作为,先是统一整个广东,然后是两广,再到福建和湖南。以我们现在的军事技术和经济实力,即使是面对列强的远征军,也有底气。”

    伊忠明曾经在德国呆过,对于欧洲的军事力量他也大致上了解一些。对于钟泱现在的军事实力而言,只要这些欧美列强不倾力来犯,那也并非是什么不可战胜的存在。至少稍微注意一下不去触及列强在华的利益底线,就可以而大致上保证对方不会过于干涉了。

    “政治理念怎么办?我们用什么去吸引追随者?”对于扩军的提议,钟泱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同意,他只是提起了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也并没有等待其他人的回答,而是自己继续说了起来:“作为一个政治团体和地方势力,我们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政治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追随者,在政坛上站稳脚步。”

    在这个封闭的秘密会议室里,钟泱站起了身子围绕着会议桌渡步而行,继续着他的话题:“我知道你们想要什么,但是你们却还不明白我想要什么。一直以来,我不想说的原因其实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好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或者说下定决心去走一条怎样的道路。但是在我了解到更多关于我们这个国家的情况的时候,我才更是感到了无奈和忧愁。”

    “总体而言,基本上我们被称之为华夏的这个民族,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建奴入关,带来的是野蛮和愚昧的统治,在长达数百年的扭曲和压抑之下,那些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信仰早就失去了原本的色彩,变得苍白无力。自英国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起,西方在物质生产力上就开始全面的超越了东方,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导者。”

    “我们占据的这一片土地,却因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而依旧还停留在愚昧的时代。当然,许多开明的志士也开始了追寻富国强兵的政治道路。西学东渐开始了,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态度也好,无外乎是学习希望的政治制度和可续技术。可问题是,那就是富强中国的道路了吗?是我们的未来吗?”

    “在我看来,富强和未来是两个问题。中国以华夏正统自居,虽然在文化的传承上依然扭曲,但是根基和文明的种子却依旧还有留存。所谓的富强,是通过不断的提升我们国家的生产力,以便于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但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却绝对不仅仅是如此。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就主要是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集合,这也是我想要说的事情。”

    “华夏文明是一种早熟的文明,在生产力还极度匮乏的状态下,就诞生了诸子百家这样深奥而高绝的文化。这既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悲哀。无论是儒道,还是墨法,这些高深的理念和精神文化追求都不是低下的生产力所能够支撑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时间里,这些文化理念都因为事实的需要而被人为扭曲,以至于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不少出国留学的国人,都因为国内外强大的实力发差而开始抱怨起自己的祖先,对整个华夏的文化传承失去了信心,甚至把国家破败的责任退到了这些传统文化身上,其中以儒家被泼的脏水为最多。”

    说到了这里,钟泱就看向了伊忠明,因为他就曾在学校里和那几个学过八股文的老酸菜因为教育的问题而吵过架。在伊忠明看来,完全的西式教育才是效果最理想的,最合适的,他甚至认为古文教育应该取消。

    “儒学并非不好,孔子当年提倡仁、礼,就是想树立一种秩序,帮助人与人能比较和谐的处理彼此间的人际关系。可问题是,统治者把儒学当作了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