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化桂系(一更) (第2/3页)
地主和富商手里握着的私枪我们都是难以一一查探清楚的力量,但是通过这次正式的登记,以前都会浮出水面的。”
这也正是钟泱的目的之一,通过颁发证件来检查体系内的各种力量态势分布。毕竟以前是没人管,但如果南沙区官方部门出台了政策,那继续持有黑枪的风险成本可就大了。古文会并没有要求收缴,单单只是登记的话,想要抗拒的人便必须衡量得失了。
况且天宇集团出产的高品质步枪,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虽然说因为枪支泛滥大多数地主和富商都有不少的枪械,可问题是这些产品种类五花八门,性能也是参差不齐,光是采购和分配弹药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说到了这种地步,陈泽也算是明白了钟泱的意思:“唉,看来议会暂停之后,缺乏沟通是个大问题啊。这件事你应该事先和我商量的。”
因为研究部门的六大管事现在已经基本不参与会议,而智能工厂的开放也使得他们的研究工作激增,基本上是没有时间来处理这类政治上的问题了。刘浩然也不在,剩下的黄绍广也必须时刻去和李宗仁联系军队补给的具体事务。
现在有空的也就只有王仕聪和古月军了,周华还要密切关注时局的动态。
因为孙逸仙的积极活动,北伐军分别从苏俄和日本手上获得了大笔的资金以及军火,还通过贿赂纠集了一支数目庞大的诸省联军,准备要再次征伐广东,把陈炯明的势力驱逐出广州市。
为了应对这个纷乱的局面,钟泱所领导的古文会一直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应对的手段。莫荣新已经选择回桂省主持军务,在桂系内部的动员上,孙逸仙便至少去失去了一大半的支持。单靠岑春煊一个人为孙逸仙居中联络,根本救召集不了多少桂系的军人团体。
1922年的年底,莫荣新回到了广西省的首府桂林,当即宣布要重整桂系军队体制,号召旗下的旧部过来响应。李宗仁是第一个回电响应的人,而黄绍竑却选择了参与北伐军的“剿匪”联军,意图东征陈炯明。
以莫荣新和岑春煊两人为基准,桂系军队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派系。旗下的代表人物构成也十分复杂,莫荣新一派,坚持立足广西,支持陈炯明的联省自治理念。这一群体的基层军官比较多,其中以李宗仁为主,因为他的实力最强。
而以岑春煊为首的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拥护孙逸仙的北伐军,认为应该用武力来平定南方的乱局,把不服从党的“叛逆”全都剿灭。旗下的实力派力量比较分散,主要有刘震寰、黄绍竑、白崇禧等人。
继广东军政府孙陈分裂之后,广西政权也面临了同样的困境。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原本的的老大陆荣廷没有获得登台的机会。他虽然有威望,可已经是过气的军阀了,手底下没枪没饷,根本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追随。
相比于岑春煊的拮据,莫荣新在天宇集团的支持下可算是风光无限,财大气粗。不但招揽了原本自己的旧部,还笼络不少陆荣廷的下属,在广西一时间风生水起,恢复了往日的威势。周飞火作为集团军需供应决策人,自然也是被人追捧不已。
第一批的军需只够供应4万人,但是光李宗仁一部,救分去了一万五,剩下的部分要分给其余的6万人,不抢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