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苏俄之行(一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一章 苏俄之行(一更) (第2/3页)

 “因以中国青年自大之心,及其愿为外人支配,而不知尊重祖国领袖,甚为吾党惧焉”这样一句话,无疑表明了苏俄红门主义对心灵缺乏信仰之中国学生的心灵扭曲这一点,最终让他对此种理念产生了根本怀疑

    如果不是因为后期的日本侵华,估计他还有一个可以改个社会的机会只可惜,历史如果,成王败寇,一直如此

    如果说,双方的这次嫌隙主要是由于姜瑞元的狭隘和猜疑造成的,那么接着而来的不快,责任则主要在苏俄方面外蒙自世纪初由沙俄策动独立后,一直是当时许多中国人的一件痛事

    早在2年,姜瑞元主编《军声》杂志时,专门撰写过《征蒙作战刍议》、《蒙藏问题根本解决办法》,主张武力平定蒙、藏叛乱这次到苏俄,蒋期望政权能对蒙古问题有所交待

    他一方面向俄方提出在乌兰巴托以南地区建立一支党军的计划,含蓄表达出中方对蒙古的宗主权,另方面于10月下旬直接与外交人民委员齐切林会谈,希望苏俄放弃对蒙古的操纵,但双方在此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无结果而散”

    所有这些,的确使蒋介石产生了一定的紧张和不满情绪,俄方文件写道:“由于神经紧张、过度劳累等原因,姜瑞元一再要求送他去疗养院休养两周”

    军事支援的承诺,或许是姜唯一的安慰在军校还未正式成立以前,他对于苏俄的要求,其实一点办法都没有

    然而,演讲风波和蒙古问题还不是姜瑞元为之担忧的全部11月1日,齐切林致函季诺维也夫并转斯大林、托洛茨基、加米涅夫,指出姜瑞元已经“神经过敏到极点,他认为我们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被放在眼里,这才是姜瑞元最为光火的

    齐切林的信中提到,姜到俄后,只有他本人和斯克良斯基与代表团有过接触,代表团有遭冷落之嫌自然,齐切林所感觉到的,作为当事人的姜瑞元,有切身体会而且,令他为不快的,是苏方对其提出的军事计划反应也颇为冷淡

    姜瑞元提出的军事计划除前述准备在蒙古和西北地区建立军,开辟战场外,还有他最为关心的军队训练问题他希望俄方能派出一些军官,到广东帮助训练中队,但苏俄方面的意见正相反,希望国民党方面派出学员,到苏俄境内进入由俄方设立的军事学校学习

    这样的结果,姜瑞元当然不会满意,因为这意味着军事教育主导权将掌握在苏俄手中

    练就一支自己的军队,一直是姜瑞元梦寐以求的,早在1921年,他就谈到:“如弟驻省或驻韶练兵,而不引起某部注意,则准备于半年之内,练成一支劲旅,参加中原剧战也”舍此而外,“如欲有所效力,则终久不能达期目的矣”

    生逢这样的乱世,姜瑞元对于权力的本质和根基都有着绝对的认识在野心的驱使下,他的目光从未在军权身上离开过

    8月中旬,临出国前,他再次表示:“如欲善用弟材,惟有使弟远离中国社会,在军事上独当一方,便宜行事,则或有一二成效可收”可见,姜瑞元办学练兵的愿望是多么迫切,而他访俄的一个主要目标也正在于期望得到苏俄的饷械援助

    因此,苏俄在军事援助上的含糊态度使姜瑞元深感失望,直到齐切林信出,苏俄方面态度终于生一些变化11月13日,代表团再次与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斯克良斯基和总司令加米涅夫见面

    会谈中,他要求苏方应向广州将开办的军事学校增加派出人员,对此,斯克良斯基回答:“开始需要进行一次试验如果成立所设想的50人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么军事委员会不反对增加派出人员”虽然口气仍然很含糊,但终于是答应了支持在广州开办军校

    据俄方文件记载,蒋姜瑞元一走出斯克良斯基的办公室,斯氏就说:“不要张罗疗养院、医生等事了,因为他自我感觉好多了”从会谈文件看,姜瑞元唯一可以略感慰藉的,其实也只有上面这几句话

    因为在对俄态度上,姜瑞元和其他的成员有了冲突纵观姜瑞元的一生,似乎还真没有什么卖国的举动就连承认外立,也是当年孙大炮自己和人家签了合约,白纸黑字赖不掉所致

    就着各种政治军事主权等问题,党和红门的国内代表,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代表团内形成了两派,党左派人物沈玄庐和张太雷是一派,姜瑞元和王登云是一派其中左派,一直都和苏俄走得很近,自然而然的,也都和国内红门走得很近这里面,还真没有几个好货色

    他们会见托洛茨基时,托洛茨基对他们说,现在应把多的注意力放到政治上和宣传上,并着手做党的组织工作即便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