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帷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帷幕 (第3/3页)

兆铭、许崇智和姜瑞元都立刻派人解除梁鸿楷兵权、软禁胡汉民、通缉胡毅生等人至此,国民党右派迅倒台

    汪兆铭和姜瑞元迅执掌了政府的大权但这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军政权力掌握在许崇智手里姜瑞元也很有手段,设计把许崇智骗出广东,骗到上海做寓公,并清洗许崇智在广东的势力并指使人历数许崇智“十大罪状”

    许崇智是粤军首领,时任国民政府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但此人可以算得上姜瑞元的恩人而正因为如此,姜瑞元的做法遭到了许系粤军旧部的憎恨,而引来了第三次刺杀

    为了暂避风头,他只能携着家眷,避居在长洲要塞内,出入的安全,皆倚仗黄埔官兵

    “沧白,苏俄那边怎么说?”即使内心对苏俄的赤化理念再不满,姜瑞元也不会和军事援助过不去,表面上还显得十分谦恭对于叶宜伟改换门庭,加入红门,他也不说什么,一如往常对他表现出足够的信任

    鲍罗廷真名米哈伊尔?马尔科维奇?格鲁森伯格,米?马?鲍罗廷是他诸多化名中用得最多的一个1884年7月9日生于沙俄亚诺维奇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曾干过船工,16岁开始生涯,参加犹太社会民主主义总同盟

    就是这么一个犹太人,带着巨额的资金和军火储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宣传赤化理念,纵观整个世界历史,一战和二战,都有着不少犹太人的身影他们不喜欢赤化,却热衷于在别的民族体系内传播这种体制

    对于广州政府而言,鲍罗廷实在是有着莫大的影响力后世的人,总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其实是一句废话

    如今的姜瑞元,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军需粮草,后勤补给,没有一样是他自己能够解决的缺乏稳定而独立的经济体系,什么枪杆子也不好使,这就是工业时代的宿命依靠抢劫?你一辈子就是个流寇,难成大器

    要么就和孙逸仙或者马子任他们一样,去做苏俄的傀儡,抱干爹的大腿以求的军事物资上的援助,才有一丝希望

    叶宜伟面无表情,只是摇了摇头:“大规模的援助计划是绝对不可能了,况且俄方对于我们暂停北伐也感到不满”嘴里虽然这么说着,其实两人都明白,苏俄的援助并非无有穷尽,极限已经到了

    来自英法两国的压力,苏俄也不能完全无视,党在广东搅乱局势,已经让其他的在华列强大为不满况且苏俄国内的局势也很不好,1921年开始的大饥荒,情况到如今仍未曾改善多少

    得闻叶宜伟的回答,姜瑞元也陷入了沉思,他正在考虑着和陈泽的协议出让粤省甚至整个南方,对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反正这里不是他的地盘,比起人地生疏的两广,他属意江浙一代,尤其是上海和南京这两座大都会城市

    历史上,党中姜瑞元的黄埔军嫡系,就从未在两广站稳过脚跟广东是胡汉民和陈济棠的地盘,甚至还为此与当时控制中央政府权力的姜瑞元发生过宁粤对峙至于广西,不用说,李宗仁总统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拿别人的东西去换取好处,对于姜瑞元来说毫无压力,也不曾有过丝毫的犹豫他现在正在思考的,却是想着要如何能卖出个好价钱苏俄对于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最后的利用价值

    叶宜伟还未曾察觉到,这个红门所看重的棋子,苏俄所倚重的孙逸仙接替人,在内心之中已经起了排斥赤化理念的思潮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见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事,叶宜伟也就告辞离开端坐在办公桌前的姜瑞元,在叶宜伟离开之后,却是眸光之中带着冷冽之意,吩咐执勤卫兵去传召刘浩然对于双方的合作,是时候开展了

    对于天宇集团和联合政府,姜瑞元固然抱有戒心,可也明白当前的局势微妙党内四处皆敌,依附于汪兆铭也非长久之际,他迫切的需要回到江浙一带,尤其是上海老家在那里他还留有着不少人脉关系,甚至能够建立起独立的财政体系,支持军队的运转

    总比困死在广州要好得多,经过排挤胡汉民和许崇智的事件,他也认清了这里不适合作为他的根基

    而刘浩然的身份,也让他有着顾虑天宇集团的内幕,以及兴华社一直的低调举动,都让他心中有着疑忌作为上位者,他甚至不需要证据,仅仅只是怀疑就足够了刘浩然与陈泽不清不楚的关系,实在是让人难以放心

    别的商人,即使是如同陈廉伯那样,也不会让他如此重视可刘浩然不同,兴华社有着自己的军火生产企业,而且还是位于番禺境内,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这里面是否有着什么秘密

    或者说陈泽的布局,他有些看不懂但无论如何,北伐的帷幕必须要拉开了,他等不起,失去了苏俄资助的党黄埔军等不起.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