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七章 选择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七十七章 选择战争 (第2/3页)

世界性经济危机,已经悄然于日本本土登陆。

    日本全国共有常备军14个师团,20余万人。这以至还是不满编的军队,满编制应为30万人。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只能勉强维持这支规模并不大的武装力量。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中国同时期军队总数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党中央军规模的二分之一。

    而华联自己,在册的军队数量也就是二十一万五千余人,与目前的日本一样。在陆军编制上,华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给养,全面凌驾于日本国内任何一个精锐师团。

    不过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因为两者的动员能力和战争潜力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

    大正时期是日本一个和平展时期,日本只保持了较少的军力,大部分财力都用来展和还债上了,但无论如何日本保留的常备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和军那几百万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就是华军自己,真正参加过实战的老兵,也都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军事战争可不是单纯的堆砌装备就能取胜,军心士气、战略战术、兵员素质、武器给养,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到的潜力因素。

    一旦生大规模战争,日本很快就能够开动战争机器进行动员,短时间动员和装备上百万军队根本没有问题。当然,资源缺乏是肯定的,但短时间内占领东三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与之相比,目前的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大军阀几乎都处于动员状态,军事力量表面上过日本那是肯定的,但实际可挖掘的战争潜力基本上就等于零了,实力都在台面上摆着的。

    在海军建设上,华联自己的舰队还与对方有着不小的差距。哪怕是拥有着反舰导弹这样强力的武器装备,钟泱也不愿意拿整个华联的未来,去和必然要步入疯狂与毁灭的日本怄气。

    导弹的出现,必然引来所有人的觊觎,将会让自己成为全世界所有列强国家的众矢之的,为了获取这个技术,这些贪婪的帝国主义政权,会当机立断的向中国起攻击。

    哪怕不是间接干涉,在境内扶植一些军阀势力,就足以让华联陷入困境。因而不到必要的时辰,钟泱不愿意冒这样的危险。他必须等待那场波及全世界的级战争,因为到了那时,疯狂的战乱足以掩埋许多秘密。

    占据着中国的东南一隅,华联拥有着优厚的地理环境,比起四战之地的中原,更能具备争霸天下的资本。

    无论是谁,都必须先拥有稳固的大后方,一个能够安稳展的根据地,这样的政权才能够稳固。连绵大战,持续不断的与别人血拼,只会断送自己的未来。

    在历史上,姜瑞元就是一个悲剧,无论那些无知的红fen们有着多少侮辱和谩骂的话,军的确是因为和日本大战消耗掉了自己的元气,最终饮恨而败,被一群泥腿子夺取了天下。

    而在这片时空,钟泱比起姜瑞元,运气要好得多。拥有着智能工厂,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而不必像姜瑞元一般,只能选择回到老家,去找熟人帮忙。

    金陵虽好,有着成王的基业,但既要面对来自海洋的要挟,陆地上又是三面受敌,实在是没有一个安稳的后方为前线输血。

    华联的日子,就这么在安逸的环境之中慢慢渡过,大规模的流民浪潮已经告一段落,获得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资本商人,个个喜笑颜开,这些都是能够几乎无偿使用两年的人力资源,将为一些工艺简单的产品生产厂,创造出难以计数的财富。

    但是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前进,历史上的大萧条,这个市场经济自己挖掘的坟墓,正在葬送这绝大多数人的命运。

    古文会如今已经纯化管理,不再是复合型会议的主办方,而仅仅针对关键性的科技、文化展,以及大方略的利益分配进行商议。

    在一般的时候,会员们会根据各自的需要,出席召开的特地性会议。而不是好像过去的模式,无论何事,都由全体会员参与旁听,并且做出决策。

    愈来愈复杂的组织机构,使得在过去看来相当高效的办法,已然不再适用。一些组织中的核心会员,也在构设自己的协会机构,招收这更多的附庸,组建属于自己的联合性势力。

    华联贸易协会,就是一个综合性的贸易组织,在对外经济活动中,保障自己会员的利益。在这个协会里面,以至有着华联官方派出的常驻性官员,负责处理一些涉及政治的贸易摩擦。

    意味着丰收和喜悦的金秋十月,并没有为在做的资本商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与还没有完全衰退的炎热气候一样,这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沉闷,许多人都在擦拭着额头上不断冒出的汗水。

    站在台上,一身华服的古月军正在大声朗诵着他拿在手中的经济演讲。其,让人相当的悲观,连续几年的消费热潮,如今正在不断衰退。作为掌握着龙腾、中天这两个大型基金组织的他,在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