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六章 停战协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六章 停战协定 (第1/3页)

    第二百九十六章停战协定

    1929年4月,这是清明节前的雨季,中国南方到处都是湿漉漉水汽飘散在空气中,凝结在衣服上,黏糊糊的让人非常不适。

    生在湘闽两省的战事,目前也已经进入为生,仅仅是持续了三个月,就让双方消耗了大量的物资与人力。数万人在这次争霸战中丧生,数不尽的资产在战火中化为乌有。

    身为国家军委主席的姜瑞元,此时正坐在座上,目光冷冽,半眯着眼眸,扫过在做的其余高层。这些人有的来自党中央,但更多的却是地方军事派的实权人物。

    无论往日在人前如何轻狂跋扈,坐在这里,都是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目不斜视,全都正襟危坐,生怕有一丝一毫的失礼。

    “委座,华军第一军司令李少杰来和谈请求,还请指示。”说话之人,体貌温良,有着文人的风骨,却也有武人的英姿,这人正是何敬之。作为党内的第二把手,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借着这次组织联军,何敬之也是深得姜瑞元的赏识,得以出任党海陆空司令部参谋长。在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替姜瑞元执掌诸多政府权力,权柄骇人。

    这人其实还颇有才干,并不是史上所说的无能和圆滑。其人工作勤勉,待人随和,有标准军人风范,在党内也是有着很好的风评。尤其是在执行姜瑞元制定的战略方针上,他始终都是维持军内部稳定的一个关键人物。

    更何况,何敬之对姜瑞元十分恭顺,也因此颇受姜瑞元赏识。早在黄埔任教之时,何敬之便参与过讨平广州商团的西关大屠杀。更是受姜瑞元委托兼本校第1教导团团长,更担当过军校教务处代理处长。

    无论是才干还是心性,以及党内的资历,他都有着让人无话可说的资本。出任参谋长职务之后,更是屡屡为姜瑞元献计,处理了许多机要事务,乃姜的左膀右臂。

    “畅卿,此事你怎么看?”接过了何敬之递来的文,姜瑞元第一反应就是先问问麾下席谋士杨永泰的意见。这段日子以来,他对这个军师是愈倚重了,几乎没有谋划能离开这位智囊。

    听闻了姜瑞元的文化,杨永泰先是起身行礼,这才不紧不慢的答道:“委座,华军此举应是真的求和,我们大可答应。”

    这番话语,说得并不避讳,这是房,在座的人也都是姜瑞远的心腹。这份求和信,肯定是必须先思量好对策,才会在军事委员会上公布出来。

    “委座,和谈若成固然是好,但如果对方只是想获得缓冲时间,我们可就被动了。”这时说话的,却是负责党内组织工作的陈陈祖焘,他对于这事,其实是倾向于鹰派。

    这人面相一般,但论及背景,却非同小可。其父陈其美,是党内的元勋老臣,和姜瑞元也是拜把子兄弟。虽然早已故去,但姜瑞元和陈祖焘关系也是亲密,委以要职。

    陈祖焘上一年才出任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副院长。并且在实质上负责党内组织,整理党务及进行定期的清党。除重新审查登记党员外,还开始设立调查组织,即后来专门负责整理党内事务的“中央统计局”。

    今年年初,更是开始担任中央执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成立党中央政治学校。二陈掌管国民党党务机构,可谓是整个党的实际掌控者,权势滔天。

    见陈祖焘言语之间,暗暗针对自己,杨永泰也是苦闷,不过面子上却不动声色:“陈部长所言极是,一切但凭委座做主。”

    这种内部纷争和政治角力,其实也是平常,杨永泰所代表的政学系,与陈氏兄弟所代表的cc系在诸多领域上都有着分歧,互相针对也是经常的事。

    对于这种情况,姜瑞元自然是心中透亮,但面子上却不动声色,下属的平衡有利于上位者的统治,这在人治体系里,是一种很平常的手段。

    系是一个政治派系,其实力主要分布在党中央党务部门尤其是组织部、中央统计局、地方各级党部和教育系统,尤其是大学,更是年轻党国教育下的急先锋。

    &系主要是以陈祖焘陈祖燕两兄弟为,以国民党组织部和中统局为根基,向文化、教育等区域横向进展。陈氏兄弟与姜瑞元关系紧密,虽然这一派系的政治资历不及“政学系”深,但却是组织严密,根基力量深厚。

    “嗯,果夫之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集智则广,畅卿还是说说你的看法。”政治平衡其实是个技术活,程度不够,影响自己的权力根基,过度则会导致内斗,分化力量。

    姜瑞元身为人主,自然也是明白这里面的取舍之道,他只是想平衡一番政学系的影响力,并非是不信任杨永泰。

    “委座,此战其实已经毫无必要了,无论对于华联,还是对于我党政府,其实都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