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江西剿匪 (第2/3页)
红门的问题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三次作战都是连连败北?他不明白,自己指挥的第三次“围剿”为什么输得那么稀里糊涂
在他看来,各地“诸侯”人马那么多,都被他逐一铲除,而红门赤军就那一点人马,围剿起来应当不成问题,可到底为什么一经接触,党军队就败北?
姜瑞元看不出个头绪,对的进剿方案也苦无良策杨永泰敏锐地窥测到了主君的心病,他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杨永泰认真分析了前三次姜瑞元征伐失败的原因,发现其失策主要在于把赤军看成与北洋军阀一样的军队实际上赤军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不怕死,不受抚,不感恩,不惧威的真正“党军”
它的最大不同是实行了政治治军,兵民一体,上下同心因此必须采取的策略才能剿灭毕竟经过苏俄的赤化洗脑,并且赤军的一群军将也有着坚韧深沉的大才,赤军本身的生存能力非常顽强
赤军既然靠政治起家,杨永泰就给它来个“政治剿匪”因此这个“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奇策就鲜出炉了
在姜瑞元一筹莫展时,杨永泰派人呈递了一份“万言书”这使得苦思良策的姜瑞元眼睛为之一亮,急切地打开信札读了起来
杨永泰的“万言书”写道:“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先生对我知遇之恩,我当为先生为肝脑涂地,在所不辞近闻先生日夜殚心竭虑,思考如何扑灭红门问题,我随先生四年,深知先生为党为国至诚如斯”
姜瑞元感佩杨永泰的忠心,在自己最困难时,还是杨永泰能体谅自己的甘苦
他接着往下看,杨永泰 陈述了自己对于灭赤的意见:“吾随先生出师,细观察江西诸地,渐觉红门不足为虑所难之点为红门与匪区民众结为一家,两者合作,实为一严重问题民众与红门结为一家,在吾于地方官吏风气日下,致使民众为红门所利用而他于红门诸项方针政策,一富煽动性,二富实效性,较之吾地方官吏有效力欲扑灭红门,必须使用的谋略”
杨永泰的这几句话一下子说到姜瑞元的心坎上了,他急切地看了杨永泰面对这种局势提出的应对的“策略”:
“我之所言的谋略,意即剿共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所谓七分政治,在吾,则加强对匪区民众管理,加强对匪区民众宣传,澄清吏治,务使土豪恶霸横行乡里者灭绝对贫穷困苦无孤者,给予救济,对匪区民众日常生活给予指导和帮助”
“这样,渐使匪区民众日益脱离红门,不为红门所左右为此目的,即灭赤也不愁也所谓三分军事,在下大力于上述诸务中,然后派重兵对匪区红门实行严厉的围剿,务使除恶务尽,不留后患同时对投诚者,要给予宽大和出路,实行先生之剿抚兼施”
“吾认为,如实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变军事灭赤为政治灭赤,不出一年,会初见成效同时,于此次灭赤中,中央尚还须进一步执行削弱异已强干弱枝的削藩政策,以期围剿完后,红门既除,中央力量为强大”
这其实和华联削弱统治区域内赤化问题的手段大同小异,就是重视对农村地区的帮助和引导,避免他们全面倒向红门政权真正难以控制的是边缘的乡村,在大城市里有驻军,工人反倒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最怕的就是红门在边远地区发展军事力量,像蟑螂一样活下来,一旦你稍加忽视,就会泛滥成灾
姜瑞元边读杨永泰的“万言书”,边点头称是读完之后,他立即唤来侍卫官:“通知杨参议马上来见”
不多时,杨永泰驱车来到姜瑞元迎于门前,执礼相待:“君之长篇宏论我一口气拜读了杨参议真乃我管仲、诸葛前番参议一篇削藩策,使吾大受其益今参议又一条‘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妙策,我想剿灭红门已为期不远了杨参议真乃不可多得之士姜某怠慢参议之处,万望海涵”
经姜瑞元一番夸奖,杨永泰倍加受宠若惊他知道自己真正飞黄腾达的日子到来了,以前虽然屡出奇计,但因为政学系关联,始终无法真正成为首席谋主
此时的姜瑞元已经决定重用杨永泰1932年4月,他到汉口主持鄂豫皖三省灭赤”军事会议,提升杨永泰为鄂豫皖“灭赤”司令部秘书长,令其随行前往武汉
这样,杨永泰正式成为姜瑞元的帐前军师,军之中的首席谋主
5月21日,姜瑞元亲自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同时召开鄂豫皖湘赣五省“灭赤”军事会议,调集兵力进攻全国各地赤军,重点进攻红门鄂豫皖赤区和中央赤区
6月18日,姜瑞元在庐山再度召开鄂豫皖湘赣五省军事会议会上,他高声强调:“灭赤不能专靠武力,这次剿匪,要七分政治,三分军事”
这样杨永泰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被姜瑞元正式确定为的剿匪方针杨永泰的此次计策是一个非常毒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