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兵临城下 (第3/3页)
长江的他们可以将装甲部队轻松投入到拥有复杂水纹的地理环境下作战,所有妄图凭借地利来阻止其铁军前进的计划都将全面破产日本原本寄希望于划江而治的格局,在大型浮桥的面前,被撕得粉碎
拥有这样机动力量的武装是非常难以战胜的。以这支装甲部队的规模,一个舟桥旅仅仅为了开山铺路而存在,同时也兼具防空和放突袭的职能,就有了这样的强大战斗力,王立文亲率的主力部队更是强大。
一个师的重炮编制,中**的一个军都不见得有那么强大的威慑力,但华军却可以能够保证这些牵引式陆军重炮得以正常运转的。与中国其他的军事单位编制不同,华军特别重视的后勤补给。
为了保障军队的战斗力,华军后勤力量在编制上比较庞大。
华联国防部人力、后备役与后勤事务助理部长是三军后勤的领导人。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部长负责本军种的后勤建设。华军实行是统供与传供相结合的后勤保障体制,国防部国防后勤局负责三军通用物资的供应,军种部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本军种专用物资的保障。
国防后勤局建有6个补给中心,主要负责华联国土部队后勤物资供应。因为目前还没有海外部队,所以相应的后勤制度也只是一个猜想概念,计划安排除有些物资靠国内保障外,建有独立的后勤保障体系。
陆军编设后勤与财务助理部长和陆军参谋部后勤副参谋长管理陆军后勤工作,主要保障机构有陆军器材部、陆军军事交通管理部、战区陆军后勤机构以及军、师支援司令部、陆军军事交通管理部、战区陆军后勤机构以及军、师支援司令部。
陆军器材部是陆军最高保障机构,建有3个保障系统。战区保障机构包括物资管理中心、运输指挥部、卫生部、工兵指挥部及后勤支援部队。
军支援司令部建有物资管理中心、卫生旅、弹药大队、混编运输大队,向各作战师和所属部队供应物资。师支援司令部,建有物资管理中心、补给与运输营、维修营和卫生营。美军把补给品分为10大类。
根据的经验,后勤部认为战时需要量最大的是油料和弹药,这两类补给品约占物资补充总量的74%。
因此,在战区后方建有若干个战区仓库区,在军后方地域建有军仓库区,在师后方地域建有弹药转运站。军一级的队伍可由弹药运输车将弹药直接送到师旅弹药转运站,现在的南京城就是华军华中战区的主要补给中转基地。
为保障油料的供给,师编有补给运输营,并配有贮油罐和加油卡车。战斗车辆由营加油军实施加油,对作战分队的维修保障由军实施。
师建有维修营,旅无后勤维修分队,其维修任务由师实施。营建有维修排,其主要任务是维修车辆。步兵连也编有一定的维修力量,负责保养车辆和修理武器装备。
军队内部,负责作战的战士与负责保障性辅助工作的后勤人员,职权分离明细。基本上不会像党那样,只有主力和炮灰的区别,即使是主力部队里的战士,也只是获得更好的炮灰。
后勤因素在近代战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加强军事建设,凝聚部队战力,各国都纷纷不断完善的后勤体系与制度,将国家的工业实力甚至是综合国力都凝聚进去,一形成铁一样的拳头。
不过华军的建军模式,却是中国国内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模仿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士兵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难以提供有知识的技术兵种。
花费了两个昼夜的,第五军团的中军本部才全部通过浮桥,进入浦口区。这里一直都是日军与华联的缓冲区,进入无政府状态已有一年之久,却也为第五军团省去了不少麻烦。
才刚刚落脚,王立文就接到了来自前线的军报,周立孝所率的五零二重型装甲师一路高歌猛进,全椒县开门而降,已经被后续部队接管。现在五零二师已经抵达合肥城下,将那里团团包围。
说是团团包围,合肥面积广袤,足足有一万一千平方公里,区区一个装甲师,不到两万人马,根本不可能环绕全城。仅仅是占据了城外的交通道路,并且安排好了以越野突击车为主的狩猎队,防止敌军出城而逃。
站在城墙上,梁鸿志透过望远镜看着城外灰青色一片的大地,心中忐忑可想而知。虽然因为天色已晚,光线昏暗,看不太真切。但那无限朦胧的黑暗之中,森冷的杀气还是穿透了他的心脏。
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脑门,让梁鸿志直冒冷汗。不用细看也能,那些黑黝黝的炮口,已经对准了。
身旁几个胆小的士兵,早已面色惶恐,双腿疯狂打颤。就连那几个阴沉狠辣的日本军事顾问,也同样无法抑制住内心的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