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北战略 (第2/3页)
这里的苏军。虽说拿下贝尔加湖的苏军不会太围难。
但是伤亡呢?以及消耗的补给和弹药呢?
这些数字绝对不会是个小数字,反正打苏联,从远东打是打,从新疆往苏联中部打也是打。而且从甘肃这里打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苏联将防御的重点兵力和装备都放在了贝尔加湖一带,打起来比较轻松简单。
第二个就是打了中部切断还可以让贝尔加湖一带的苏军失去后援崩溃。但还有一个好处是给德国人的,从这里给苏联人来这么一下子肯定能让苏联元气大伤阵脚大乱,拿下这里可就能威胁苏联欧洲地区了,这肯定让斯大林寝食不安。
还可以彻底断绝中华红门与苏联的勾结,可谓是一举数得。
再者而言,这里可是西亚五国的地方,虽然在苏联立国之后这些国家并入了苏联,但是列宁还好说,至少在面子上装出了无私的胸怀,接纳着这些国家也给提供了这些国家不少的援助。
但走到了斯大林时代,由于斯大林的个人好恶,一些非常令人发指的秘密政令被执行。虽然这里并不是高加索,但是大民族主义思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让这里的人感到一丝寒心,要不在苏联解体时,这几个国家为何会在第一时间便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而西亚五国的这片土地上,有着大量丰富的矿物资源和让人心动的石油。在不久的将来,石油便会成为最能引诱人类争斗的魔鬼,它让这斤小世界充满了战争。
拥有着石油就是拥有了财富,也拥有了掌控天下的权利,即便是钟泱再怎么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但是没有了石油,目前许多的高科技武器仍旧还是不能开动的一堆废铁。
不要简单的认为核动力的出现就可以让石油靠边站,大型船舶可以使用核动力,那飞机呢?坦克呢?还有汽车呢?难道这些交通工具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改成非燃油动力驱动吗?
所以华联要拿下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土地,更深远的战略资源和战略意图才是要拿下这片土地的真实用意,而且从中国到石油更加富庶的中东地区,西亚这片土地就是必经之地。
不过这一前提就是要尽可能的不让苏联人注意到华军部队的大调动大集结,一旦让他们有了准备,虽然苏联军队并不能阻挡住中国人前进的脚步,但是势必会造成伤亡加大和后勤补给的压力,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才是最好的王道。
虽然苏俄现在由于两线交战尽皆失利的收缩了兵力,但毕竟还是有着很大的威胁,华联政军高层还是希望稳中求胜,不能因为焦躁和急进而坏了大事。
为了这个目标,运送部队的火车全部采用闷罐子式的车皮,坦克以及其他车辆的外面不像往常那样只是裹上伪装布,而是在板车的四周和顶部装上临时的护墙,虽然这样做麻烦。但是却非常的行之有效。
首批调动前往新疆的攻击部队是建立时间最晚的西北集团军,西北集团军在建制上和其他后面一同建立的三个集团军比较接近,但是在重型武装上要略微的少上一些。
而更特殊的是这支部队的士兵有一半是从兰州、内蒙以及陕甘所征募的本地兵。虽然这些本地兵在文化素质上要差上很多,但是这里的人的勇武性却不可小觑。
而且拿下这里这么长时间了,民众们也开始转向支持新政府,那么投入的另外一个回报就自然体现在这些参军入伍的士兵身上了。
如果光是这一个集团军的话那也就太对不起苏联这一大片的土地了。华联除了这一个集团军,还准备了将原本的北方集团军扩充为东北和华北两个集团军来攻击苏联。而正是重新集结这两个王牌集团军才是最让人头痛的事情。
首先要将北方集团军从远东的战场上撤下就不是一件轻松事,这么多人这么多装备,同时还要考虑到北方集团军还在和苏联对峙着,如何悄无声息的进行换防就不是一件轻松活。
还有一点,将这些人这些装备从远东的阵地上撤换下来后,还要分批打包装上火车,再千里迢迢的运送到中国的西北来,这其中的过程之复杂性,可是绝对会让负责后勤的官员们郁闷得头发都白掉。
隐秘行军,这个话说起来倒是轻巧,可这事极其不好办呢。
不过幸好在后勤部门的努力和北方集团军战士的配合下,远征苏联的北方集团军部队以及装备被悄悄的从远东撤换下来。新顶上去的新军部队和苏联军队该干嘛干嘛,打打闹闹一阵后安心过年,苏军也乐得这样消停一阵。
要知道和华军部队交火实在不是一件好差事,每次中国人的大炮还有炸弹象不要钱的那样砸过来。口径不仅大射程远,威力还奇大不已!
苏联人信奉大炮就是战场之神,可是苏联人自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