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统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一统中国 (第3/3页)

,在印度的几个重要军事基地中,出现了大批的两队,同时发现有几支舰队和若干船队正通过苏伊士运河不断的向印度洋一带集结。”

    “但是在船队的规模和已集结的兵力武装力量上看,英国不管在集结速度还是集结力量上要慢于美国。”最后几张资料上是针对英国的军事侦查情报资料,可以在照片上看出,苏伊士运河上,正有着相当数量的船队正准备或者是正在通过运河。

    “敌人的速度要比我想象中的快,时间不多了,你们总参研究出来美国人动手的时间没有?”陈炯明的眉头轻轻的拧在一起,美国人的动作很快,至少已经比英国要快了一步。

    因为这两个国家别看有着相同的政治体制,有着相同的盟友利益,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的利益,这铁板——也不是硬邦邦的一块的。

    谁都想给自己多捞一些利益,英国人如此,美国人更加如此。英美两国是想夺回在东南亚一带的殖民地利益圈,而美国更是想在这英国之前打着驱逐法西斯日寇的名义以解放者的光辉身份占领这里形成既成事实,以便好堵住英国盟友的嘴。

    “看来还是有一定压力啊……”陈炯明看过作战参谋两方所制定出来的作战思路和大体的应对方案有些感慨。

    毕竟美国人清剿日军的速度要略微快于后世,这使得在发动澳洲战役时,中国不得不面对将主战场放在澳大利亚还是东南亚这样的两难选择题。

    这个原因陈炯明也能理解,毕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里面。

    那就是日本没有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殖民地作为提供战争物资的来源地,很多物资都无法能够满足国家战争的需要,原本就极度匮乏的资源更是不能用捉襟见肘来形容出目前日本物资的匮乏。

    就算得到了钟泱的秘密援助,日本也不可能拥有足够的资金、人力、物力来集中收拾美国。这是国力上的巨大差距,日本已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机会。

    而且关键之处在于钟泱已经打算对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动手,他已经不需要日本来牵制美国的军事力量了。

    “底下的意见是这样,那你和几位老将们的意见呢?”陈炯明将作战参谋们的方案给放到一边,抬头看着坐在办公桌对面的邓瑶荣,面容和蔼。

    邓瑶荣可是邓铿的后人,并且还如此有才华,他可是很看重的。

    “我们几个的意见是按远计划打!”邓瑶荣斩钉截铁的回答着。

    “哦?”

    “虽然我们让这些参谋部的人相互推演决定那种方案更适合,但是其实这样的推演只是更多的在进行战略发展过程前的一种补洞,也同时让这些参谋们能多开动脑筋锻炼锻炼他们。其实不管怎么打,用哪种方案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对手按照你的步调来作战,相对的同道理,我们也不能按照对方的步调来进行作战。”邓瑶荣顿口气,缓冲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后继续说道。

    “虽然很多人都倾向于将作战重心放在东南亚一带进行,这是一种就目前局势上看非常稳妥的方案。在东南亚一带作战的话我们后勤补给线没有那么远,后勤压力也不大。”

    许江文也出声赞同:“就目前海军的实力而言,相对集中和较小的海域也能使我们能更好的控制住战争的发展走向,对手也很难从海上攻击我们的海洋补给动脉。向西,我们只要守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几个重要的出入口,借助海军航空兵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将从西面开来的英法两国海军给挡在外面。向东,我们也只用守住苏禄海和爪哇海以及台湾到吕宋岛这段海峡便可将南海变成我们的内海花园。海军们绝对有这个实力!”

    “但是……”虽然前面邓瑶荣大加称赞了这种看法和调整出来的方案,不过话锋一转,他立刻又提出了他和几位老将的最终结论。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们能防住对方,但是这种作战方案中,我们最为强大的陆军却只能坐等在海岛上傻傻的等待着对方前来和我们打海岛争夺战,这的确不能将我们的长处发挥到极致。”

    李少杰也在一旁帮腔:“我们的陆军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士兵,也拥有着最好的单兵武装,更拥有着最为完善的机械化集团军,而这些部队,只有让他们在澳大利亚那广阔的土地上奔驰畅跑才是最能体现和发挥他们价值的地方。”

    “虽然一旦我们按照原定方案中登陆澳大利亚,势必会拉长我们的补给线和增加海洋补给线上被袭击的风险,但是风险和收益是并存的。表面上看过大过长的海洋运输线和范围增加了受袭的风险,但是同样也让对方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来进攻拦赌我们的海洋运输线。”

    “这样势必同样给对方出了一个选择题:在没用增加攻击力量下,是将自己手头上的攻击力量投入到东南亚一带做腰斩之战呢?还是将力量投入到阻拦我们运输线上呢?”

    !#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