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主力碰撞 (第3/3页)
了点吧,一个加强营的步兵就想拿下对方一个团的敌军,而且加强营中没有任何机械重火力支援,这要是万一战斗受挫的太厉害,我担心消息传回去给国内后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作战参谋有些担忧作战失利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他更希望甘道光就地防守等待后面增援的到来后再发起进攻也不迟。
“哈!甘道光这样做恰恰就是在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对方现在势头正盛,与其缩起来被挨打不如突出去直接冲击对方的核心区域,就是冲击不下对方也能让对方手忙脚乱,与其被动挨打还不如不让对方这么顺心的打!”王俊峰的话既算是肯定了甘道光的战场判断,也算是给了参谋一颗定心丸。
“全体注意,上刺刀!”四营的阵地上,低声传达的命令并没有大声呼喝的冲击力,但是一片低沉的金属碰撞声代表着四营官兵们的战斗决心。
“干,如果有几辆坦克跟上来该多好啊,再不济有几辆装甲车也舒坦啊,只要一个冲锋,肯定能将对方的防线撕得个七零八落……”突击班的一名战士有些遗憾的说着。
“少废话,如果我们这有两辆坦克或者装甲车的话,对方早就给吓跑了,也不会这样分兵给我们机会!”突击班班没好气的训斥着自己战士的天真。
被训斥的战士吐吐舌头,轻松的气氛根本不像是要马上进行一场战斗。
“都是老兵了,距离两千米,注意冲锋时相距的间距和冲击速度,机枪压制住对方火力,四零火箭筒和迫击炮注意及时跟进摧毁对方重机枪火力点,反器材狙击步枪优先破坏对方重机枪和重火力单位,枪榴弹和手榴弹注意进攻弹和防御弹的区别。”
虽然都是老兵,但是这样的老生常谈并没有让人感到反感,正是因为大家都是老兵,在战前多准备一分才是对自己性命的重视。
“少校你看,那些中国人们又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新的变化让澳军士兵纷纷露头出来查看前方的新情况,和前两次的进攻不同,这一次中国人不再是少量部队进攻,而是出动了大量的兵力向前逼近,看来对方是打算发动一次总进攻来试图解决被包围的局面。
“这只是困兽犹斗罢了,注意部队的火力密度,重点压制对方冲击的速度。”奥斯顿虽然自大但是并不傻,该有的防备还是有的。
“上校,我需要火炮的支援。”奥斯顿并没有直接命令火炮开火,他虽然有这个权利但是他也清楚的知道,该给上校面子的时候还是需要形式上的命令。
“去吧,奥斯顿,我只想在这里好好的欣赏一下小伙子们的英勇表现。”上校很随意的便将指挥权交给了奥斯顿,因为虽然自己是上校奥斯顿是自己的下属,但是上校也很清楚,自己已经老了,虽然自己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是当时的战术已经过时,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自己不是什么不识时务不懂变通的老古董,他知道奥斯顿虽然有野心但是更有能力,自己只要能驾驭好他的野心就能给自己退休前获取更多的荣誉,因此他只需要站在后方的高地上欣赏这场即将获得到的胜利过程就可以了。
“是、长官!”奥斯顿调整一下自己有些激动的心情,大声的向前面准备战斗的澳军士兵呼喊到:
“小伙子们,拿出你们无畏的勇气出来,让这些们知道,这片土地上,我们才是这里的主角!!”
两千米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对于稳步向前推进的中国士兵来说这点距离并不算远,而对于持枪待发的澳军士兵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放入六百米处再开火射击,然后注意保持距离远距压制。
澳大利亚人家中多半有枪,即便是没有枪支也可以从其他的渠道从小接触枪支,为此澳军士兵在入伍前多半就有不错的射击经验,而且澳大利亚特殊的环境使得澳政府允许狩猎,因此澳军士兵的心理素质也相当的稳定,很多老兵在稳定队伍情绪时就是用着猎人捕猎时的专用术语来维持着持续。
“稳住,稳住,不要慌,就当是在打猎一样,你们瞄准的不是人,而是一只一只的愚蠢的中国野猪,注意他们的速度打提前量,重机枪注意射击频率和换弹速度,副射手注意保持水温不要让机枪过烫……”
进入到一千米的距离,澳军的两门步兵轻火炮开始发威,但是步兵炮的射速虽然快对于中国老兵们这样散开的队形来说威力实在有限,而且老兵们甚至可以从炮弹呼啸声中预判断落点而进行躲避。
再加上步兵炮的口径有限,炮弹内部的装药威力不如中国炮弹那样恐怖,对于经常见识中国重炮威力的这些中国老兵来说只是算一个小场面罢了。
进入到一千米以内,中国部队中的机枪已经架设起来,装上三脚架的撕裂ii式机枪摇身一变变成了重机枪,配上重头弹让一千米的有效射程能给自己的部队更多的火力支援距离和压制距离。
而那些营属八六迫击炮早就已经在后面架设起来,营里携带的炮弹早已放在旁边待发,而那批加大装药的增程弹更是准备给那两门澳军的步兵炮做一个来自中国远方最热烈的问候!
当这次战斗的第一声枪响在这片大地上发出时,也许双方都没有想到,这场战斗的特殊性和历史意义性都足以注定这场战斗将记录与史之中。
同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排兵布阵、战前部署还有作战心态,甚至是战斗过程和结果都将使得该场战斗成为了今后各事院校中以少胜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备的战斗经典。
指挥这场战斗的实际指挥官奥斯顿和他的长官上校也的确成为了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著名人物,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作为失败者和陪衬胜利者留在史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