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中国首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中国首富 (第1/3页)

    而与此同时,陈永绵还给了两位师傅,每人十万的奖金,并且签订了合同,只要今后厂子里还在使用这套工艺进行铝合金发动机的加工,那么两人将会从每台铝合金发动机的收益里面,各获得百分之五的利润

    杨国忠和刘剑锋两位师傅,搞了一辈子的研究和制造工作,可是什么时候得到过这样重视的待遇?

    这年头一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啊?最关键的还是后面的细水长流的利润呢

    俩人都不是糊涂人,哪里会拒绝陈永绵这样的条件,当即就和陈永绵签订了合同,并且表示愿意一直在工厂干到退休为止

    而且在这次的研发工作中,范逸铭等管理人员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所以陈永绵当然是不吝奖励

    最后为了这台全的发动机的研发工作,陈永绵光是经费和奖金,就投入了不下两百万华元在外人看起来这笔钱也许很多,但是在陈永绵的眼里看来,这些钱花的简直是太值得了,一点都不贵

    要知道这年头,你想搞一台这样xing能的发动机的研发,如果能够研发成功,最起码你也要投入一年左右的时间,和数以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的资金

    可是在陈永绵的组织下,这样的发动机,居然只不过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做出来了,而且里里外外才花了一千来万,这样的投资,你说值不值得?

    剩下的就是装配了至于车型,陈永绵当然是选择了今年他们即将推出的那款主打的民用轿车,底盘采用的依旧是之前设计好的适用于弯道底盘,而且陈永绵还做出了一些特殊的调教让这款汽车在行驶的时候,尤其是高过弯的时候会稳

    忙乎完了这辆车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47年的3月中旬,而这时柳州龙渊公司的这些国内供货商,发过来的货基本都已经到位了

    而且那些从柳洲赶到长chun的工程师的安装调试工作基本已经是完毕了,毕竟人多力量大要知道在年初的时候,王宪可是帮陈永绵招了不下上千名的工人,其中本来就是技术工人的就占百分之八十的比例

    值得庆幸的是长chun市本来就是重工业城市呢,而且上一年军事订单的巨幅缩水导致很多工厂的停业甚至倒闭,使得很多的技术工人这时候都是出于下岗在家的状态

    有了这些熟练工的帮手,目前工厂的建设进展很快生产部门这边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目前是调试和试生产和人员培训阶段

    而在钢铁厂那边,陈永绵又是大笔一挥,投入了一千万左右的资金,将原本钢铁厂周边的几个废旧工厂全部拿下组成了飞马动力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特种金属冶炼部门,和动力总成的研发部门,这两个部门,对于未来的飞马动力而言可就是重中之重的部门了

    一个是专门从事基础科学,也就是材料科学的研究以及特殊钢材制造的而另外一个则就是专门研究发动机技术,以及汽车外形设计整车制造流程的

    这个的核心部门,占地也同样高达六万亩,总耗资是高三千五百万华元左右,这里面包括地皮的八百万,建造厂房和试验部门的一千万

    还有一千多万则是陈永绵在柳州大肆购买实验仪器,和特殊钢冶炼设备的花销

    这笔花销目前投入的还不算大,这还不包括之前他从柳州采购的那二百来套机床的花销呢,这笔只不过是实验室和特殊钢冶炼这边的初期投入

    在这之后,陈永绵的保守估计,就是这里最起码还要在投资五千万来采购设备

    这段时间,飞马动力是连番的在长chun市有大动作,大手笔的投资,还有大范围的招兵买马虽然目前飞马动力在国内的业界还没什么名气,可是在长chun市,却已经是小有名气尤其是在长chun的汽车行业内部,他们的名头已经绝对不能说小了

    目前不算陈永绵从国内采购回来的那些整车制造流水线,光是地皮和厂区的建设,他们就已经花了八千多万了,要是加上花了一个亿左右的设备采购,目前他们已经砸了过二个亿的资金进去了

    这也多亏陈永绵有个好老爹,不然这样的本钱谁砸得起?

    不过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重工业的利润远远高于轻工业和农业,在这点上,毋庸置疑自从人类进入到工业时代以来,全的价值体系就被建立起来,对于科技的研究,现代人比古代人愿意花费时间和jing力

    当然,对于某些只关注自身统治是否稳固的du cái体制zhèng fu不同,华联正在由一种全的价值体系主导

    陈永绵的成功仅仅是整个中国的一个缩影,仍旧有着许多像他一样的实业家因为制造业而发家致富商人不再仅仅关注货物的买卖,不管愿意与否,生产符合需要的货物,成为了左右他们行动的最高原则

    而为了这个原则,产经联的存在同时也保护了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