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六十章 技术图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六十章 技术图纸 (第3/3页)

句话说吨的水压机。你有没有把握搞出来?”刘永灼开门见山地发出提问。

    “这几天,听说刘总因为这件事找我,我虽然没有出来见你,不过在家里也把一些资料好好地看了看。我觉得,如果还按当年上海那台水压机的设计,只是把压力从1.2万吨提高到1.5万吨,我还是有把握的。”

    刘永灼微微一笑:“你刚才说的如果,那如果是另一种设计呢?”

    “上海那台水压机。在当年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但从今天的技术来看,还是有很多遗憾的。我觉得,如果我们要新建一台水压机。而且压力比原来的大出25%,最好能够修改一下设计。”

    “孟工还请详细讲讲。”

    孟万林把面前的茶几推开,然后从身后拿出一张图纸,直接摊开在地上。刘永灼见状,也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孟万林身边,和他一起蹲下来,察看着这张图纸。

    这是一张水压机的结构略图,这种“三梁四柱”的外观。对于刘永灼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不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的外观之下所蕴含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孟万林向刘永灼解释了。

    “刘总,你看,在咱们以前的万吨水压机上,采用的是圆型立柱。这种立柱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缺点在于间隙不可调节,导向jing度低,导致动梁的定位jing度差,这会直接影响到锻件的jing度。”

    “我从资料上看到,目前天宇集团已经出现了方立柱平面可调间隙导向结构,它的略图我标在这里了。”

    说着,孟万林指了指图纸的一角,让刘永灼看他所设想的方形立柱的剖面。

    刘永灼琢磨了一下,然后说道:“孟工,我是这样理解的,你看对不对。锻机和其他的加工设备不同,那就是锻件是高温状态的,在锻机上会散发出强烈的热辐shè,导致锻机的结构件温度升高。”

    “由于热胀冷缩的效果,立柱间原有的间隙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锻压作业的jing度。而你设计的这个方形立柱。是间隙可调的,这样无论冷作业还是热作业,只要重新调整间隙,就能够保证jing度不变了。”

    “没错。刘总还真是内行啊!”孟万林激动地拍着刘永灼的肩膀,这一刻,他才真正把对方当成一个知音了。

    刘永灼摆摆手:“孟工过奖了,我只是从你刚才介绍的情况联想起来的而已,如果你不讲,我根本就想不到这些的。”

    “刘总年纪轻轻,能够把一个企业搞得这么红火。而且在技术上也如此jing通,真是难得的人才啊。唉,可惜了……”孟万林摇着头大吐苦水。

    刘永灼当然能够猜出他说的可惜是指什么,他应当是感叹长沙重机没有一个像刘永灼一样出sè的老总。

    他看过范博超的资料,知道其实年轻的时候对方也还是颇有一些闯劲的,只是官越做越大之后,慢慢地就有了惰xing了。

    由于长沙重机在国内装备制造行业拥有很高的地位,范博超骄气ri盛,既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也不愿意与兄弟单位进行合作,长沙重机目前的境况已经有些在走下坡路了。

    无论经营手段如何高明,现在的中国,技术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xing实力,是企业的根基所在。范博超作为一个商人,其在公司的管理运营方面称得上是称职,但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技术研发工作。

    “孟工,你接着往下讲。”对这种事,刘永灼不想多过问,反正国企都有这毛病。他更关心的还是孟万林的技术要点讲解。

    “嗯,我接着讲。刘总,你看。这两个,是水压机的上下横梁。原来我们是用分体式结构,分别铸造出各个部分,然后拼接在一起。分体式结构的最大缺陷就在于强度不足,组合间之间的接触部分长年累月地进行高强度的碰撞,最终必然会出现破损。”

    “这一根横梁足有三百多吨,如果出现结构xing的破损,轻则导致水压机无法使用,重则就是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啊。”

    “那么,依你的意思,是想把它做成一个整体结构?”刘永灼严重异彩连连,对于孟万林,他是越瞧越顺眼。

    孟万林很是自信:“没错,把上下横梁全部做成整体结构,三百多吨重的一整块铁,怎么冲击也不会出问题。”

    “孟工,这个难度好像有点大哦。”刘永灼像牙疼似地咧着嘴说着。

    开玩笑,三百多吨的一个整体构件,当然只能是通过铸造的方法来形成。

    对于铸造,刘永灼是一点也不陌生的,不外乎是把融化的铁水倒进砂模里,待其冷却之后,清除型砂就可以得到铸件了。

    可是,这三百多吨的铸件,铸造的时候光铁水包就得四五个,砂型长十几米,高和宽分别是四五米,相当于农村里的一套平房大小了,这样的铸造能行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