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七章 讨价还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七章 讨价还价 (第1/3页)

    有关这些事情,zhèng fu部门是非常清楚的,但刘浩然却有些后知后觉,毕竟他考虑问题,大部分都是从商业角度出发。

    克拉运河是马六甲海峡的替代者,一旦克拉运河建成,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即使不说会全部改道,至少也会减少一半以上。

    其中,大多数的油轮都有可能会放弃马六甲航线,选择从克拉运河通过。

    而新加坡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地带的优势。才刚刚从马来西亚du li出来的新加坡,其经济发展完全依赖于海洋贸易,依赖于马六甲海峡。

    由于中国成为工业强国,因此每年有上亿吨的货物从这里通过,新加坡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七大商品贸易中心之一,海洋运输贸易等产业十分发达,并且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

    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是一个亲革命党的华人国家,对于华夏联邦有着比较强的抵触心理,所以并不受当前zhèng fu的待见。

    而华联zhèng fu出于名声和原则上的考虑,也没有对这个以华人为主体的新国家进行制裁,而是采用经济和文化渗透的方式。

    在经济上,在这里投入最多的无疑是青竹化工,伊忠明正在这里建设一个大型石油冶炼产业,从阿拉伯半岛运出来的原油,有超过九成以上将会在新加坡进行提炼,然后再转运。

    如果兴华社要开凿克拉运河,无疑是向青竹化工宣战。

    要知道,泰国zhèng fu之所以力推克拉运河方案,就是因为眼红新加坡从石油转口贸易中获得的巨额利润。

    早在1950年的方案中,泰国zhèng fu就提出了要依托克拉运河,建设一个南部工业区,包括化肥、钢铁、石油化工、出口加工贸易、修船等等产业,所有这些产业,都是对新加坡现有产业的替代。

    在上一年的方案中。泰国zhèng fu更是毫不掩饰地提出要在克拉运河的两端建设大型炼油厂、油料储存库等设施,这是打造一个油品交易中心的基础。

    在泰国zhèng fu的鼓动下,美国的优尼科、美孚、壳牌等跨国能源巨头。都向泰国表达了有意投资建设石油贸易和jing炼中心的意思。

    面对着泰国zhèng fu这种“劫胡”的行为,新加坡政界和商界大惊失sè,他们一面在媒体上大肆否定克拉运河方案,称这个方案其实并不能挣钱。

    甚至扬言哪个国家如果要对克拉运河方案投资。就要做好资金被泰国官员贪污的准备。

    另一方面,又展开了穿梭外交,联合东南亚其他国家甚至是整个亚洲集体抵制克拉运河方案。

    中国作为亚州地区的霸主,对克拉运河的兴趣并不亚于任何人,因此也成为新加坡进行游说的重要目标。

    出于维护所谓“中新友好关系”的考虑。华联zhèng fu对克拉运河方案采取了沉默的态度,即不明确地表示反对,也不公开加以支持。至于泰国zhèng fu所期待的中国投资,自然更是杳无音讯了。

    刘浩然以前没有听说过克拉运河这回事,也是由于国家在舆论方面的刻意低调处理。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拿着新加坡薪水的教授,以及刚刚萌芽的笔杆子,也在不断地给克拉运河方案泼冷水。这也使得对这个方案的讨论在中国根本就无法形成气候。

    但是受到了兴华社情报科的汇报。刘浩然还是决定亲自到泰国来一趟,看有没有介入的机会。来到泰国的第一时间,就是通知兴华社在当地的“朋友”吉拉蓬,一位土生土长的亲华派泰国zhèng fu官员。

    而吉拉篷作为泰国zhèng fu的高官,脑子里始终都绷着克拉运河这根弦,如今听刘浩然说起在新加坡吃瘪的事情。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

    刘浩然可是刘永灼的父亲,吉拉蓬因为与华扬重工在“资金”上的往来。所以更是不敢怠慢眼前的这位贵客。

    他知道刘浩然是一个在中国颇有一些能量的企业家,因此希望能够借这个时机把克拉运河的想法灌输给对方。

    看到刘浩然茫然的样子。随行的沈天忍不住把他拉到一边,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向他介绍了一遍。刘浩然听得一愣一愣的,全部听完后,他长吁了一口气,问道:“沈天,原来你一直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啊?”

    沈天是zhèng fu外贸部的人,有着官方的身份,这次配刘浩然到泰国来,其实只是顺路,反正两人早就认识,且关系不错。

    “废话,我是干什么的?克拉运河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国际政治问题,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沈天不满地说道。

    刘浩然道:“既然你早就知道,我怎么没听你说起过呢?如果吉拉篷不提,莫非你就彻底不想提这件事了?弄得我还蒙在鼓里。”

    这回轮到陈、沈天愣住了,他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