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追踪报道 (第2/3页)
,以及贞cāo终结者。
汪涵双整天都避免让孙旭元接触到最坏的消息,因为担心自己的前任大舅子会因此承受不住。不过他坚持所有东西都要亲自过目,再难看的都非拿出来看不可。
到了晚上,汪涵双终于回家的之后,他端来一杯五粮液给孙旭元,很不情愿地把整摞不忍卒睹的东西交给对方。
汪涵双走进孙旭元的“牢房”,发现大舅子正闷闷不乐的发着呆,任谁见到自己的妹妹清誉不保,都会如此。
孙旭元他从汪涵双手中接过那摞东西,懒洋洋坐在床上翻阅,“你知道吧。查斯顿对我们的偏见很有想法。”孙旭元继续以同等疏离的语气说,“如果他还活着,他不会感到惊讶的。如果他没活着,反正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吧?”
查斯顿,那个可怜的黑人司机。这个年代,作为弱小国家的公民就是这样,就算死了也是轻如鸿毛。
然而,新闻媒体还有更狠的一招没使出来,这一点无论汪涵双再怎么悲观也无法预见。
中国驻内罗毕大使馆的高级专员公署。订阅了十几份地下刊物,其中包括了夸大不实的当地大版报纸,随便以笔名执笔印行。
当中特别有一份刊物展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存活韧xing,这份刊物的名称不加修饰,就叫做《非洲》,敢说敢言,发行宗旨是不计种族、肤sè、真相或是后果。一律加以报料。
该刊物会揭发肯尼亚zhèng fu的部长和官员疑似犯下中饱私囊的罪行,同时也尽力揪出救济官员“收贿、贪污与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份新闻通讯,之后通称为第六十四期,这期并没有报料。
这期以一码见方的单张发行,颜sè是劲爆的粉红sè。双面印刷,折叠起来小到正好可以放进外套口袋。
本期版面周围加上粗黑线条,代表匿名编辑致哀。
标题只有三个字“孙艺萍”,字体粗黑,有七厘米高。汪涵双的这份于三十一号下午送到。送报的不是别人,正是薛庆。他面容憔悴,戴了眼镜,蓄小胡子。高大的身形特别魁梧。
前门的电铃响起时,汪涵双正在自己看,而孙旭元则在“牢房”里闭关,窗帘也合上。汪涵双走去前门,担心是记者过来sāo扰,透过窥视孔想看个究竟。
门阶上站着薛庆。哀伤的长脸露出心虚的微笑,手里前后摆动一张看似粉红sè桌布的东西。门一开。他就迫不及待的说明了来意:“千不该万不该过来打扰你,老兄,好歹是休假ri,看来他们越究越深了。”
汪涵双毫不掩饰嫌恶之情,带着他走进客厅。心中直犯嘀咕:这家伙现在过来做什么?
这么一想,他这人究竟一向都在搞什么嘛?
汪涵双向来都很不喜欢所谓的“好朋友”,这是外交部给华联间谍的绰号,取这种绰号不带任何感情。
薛庆做人并不圆滑,也不知道他语言上有什么才能,也缺乏魅力。
就外表来看,他早已过了“年轻”期限,他白天似乎都泡在一家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与尚属位高权重的内罗毕商界名人在一起,晚上就打打桥牌。
可是,薛庆过着奢华的生活,用人就请了四个,身边有个当地的美女,上了年纪。她看起来和薛庆一样是个药罐子。
汪涵双就一直怀疑:这货被派到内罗毕是来白领薪水的吗?还是间谍生涯曾经风光一阵,临走前上级让他享受一下?
曾听说过“好朋友”会有如此的待遇,在汪涵双眼中,薛庆只是蛀虫,从事的行业本身既过时又只会吸血。
“我的手下正好在市集闲逛。”薛庆解释,“有两个家伙在发免费的东西,有点鬼鬼祟祟,所以我的手下就去弄了一份。”
头版有三篇颂扬孙艺萍公德的文章,每篇的作者据说都是不同的女xing非洲友人。写作风格是非洲式中文,用的是当地的语汇。
内容有点讲道宣教的意味,有点大鸣大放的意味,感情洋溢的辞藻让人放下戒心。
每位作者都以不同的说法表示,孙艺萍突破了自身的思想桎梏,以她的财富、家世、教育与外表,来救济这个苦难的国家。
结果孙艺萍却与这些人代表的特质正好相反,她想推翻的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想推翻所有她认为把她绑得死死的东西,不管是肤sè、阶级还是偏见,或是传统外交官婚姻的束缚都一样。
“孙旭元情况怎样?”汪涵双一边看,薛庆一边在旁边问着。
“还好,谢谢你,以他的遭遇来说是还好。”
“我听说他前几天回自己家里去了。”
“你到底要不要让我把这东西看完?”
“我不得不佩服,走得很聪明,老弟,竟然躲得过门口那些‘蛇蝎’。你应该来加入我们这边才对。他在吗?”薛庆似乎很欣赏汪涵双的心里素质,这样的人真的适合成为一名优秀的间谍。
“在,可惜不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