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处境狼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处境狼狈 (第2/3页)

弹差不多,就相当于是火箭弹上装了一个简单的电子导航仪。

    以至于在遭受袭击的印度装甲旅的士兵看来,他们就像是被火箭弹袭击了一样。

    茂密的树林,高低错落的灌木丛,为反坦克导弹的部署提供了良好的隐匿场所。对在山路上通行的印军装甲部队进行伏击,正是这些暗中放冷箭的家伙,并且最终令到让印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陷入混乱。

    山道上的伏击战,是另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执行的,主要是由一批来自中国的特种兵牵头,教授巴基斯坦人相应的丛林特种战技巧,尤其是这种小股部队袭击大股部队的战术。

    而另一方面,埋伏在坑道内的巴基斯坦步兵,并没有盲目的扩大战果,他们依旧要服从大局的安排,在这里静静等候下一步指示。

    这一切的战术布置,可不仅仅是为了一场简单的伏击战,或者摧毁几十辆敌军的坦克,而是一个连环计。印军踏入仅仅是最初的陷阱,后面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他们。

    此地以北30公里的地方,分别有一个巴军的重炮阵地和一个防空阵地。全部都是自行火炮和履带式防空导弹车,机动xing是现代化战争的最重要的关键点。

    任何死板防御阵地,在远距离的重型武器面前,都只是固定的靶子。无论乌龟壳建得有多硬,总是能够被砸开的。

    相反,世界主流的军事国家,最重视的都是部队的整体机动xing,而不是战壕和碉堡。

    这些自行火炮和履带式防空导弹车。就是巴基斯坦军的防线,并且还是一道可以随时移动的防线。这样一来,就可以很灵活的针对敌人的行动来进行主动防御,必要的时候,还能作为进攻力量使用。

    这样攻防一体的战术体系,在二战末期就已经被华夏联邦军所吃透,现在用起来,自然是驾轻就熟。

    反观印军的状况。他们还是在抄袭二战时期的经典战术。完全没有在理解自己的基础上来制定合适的战术,更不用说是灵活的运用了。

    毕竟历史上,印度就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国家,生活在这里的民族,也不是以武勇而著称的民族。

    在遭到一连串的损失之后,巴方后撤的自行火炮部队在行进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停了下来,然后再度展开。成了有一个炮兵阵地。

    只要按照记录好的shè击诸元来进行调整,就能准确判断敌人的位置。然后再用一顿炮火来让印军尝尝厉害。

    机械化自行火炮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完全体现出来了,自行火炮无论是进入战斗还是紧急转移,其反应能力都是老式的牵引火炮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自行火炮的造价也同样高昂,不是什么国家都用得起的。

    而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即便是经济状况还算不错,但目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将先进的自行火炮卖给他们。

    现在,全世界掌握了自行火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只有中国、德国、波兰还有美国。印度虽然是波兰的第一大军火采购商,但波兰zhèng fu也要考虑华夏联邦的态度,卖给印度的自行火炮也大多是“问题产品”。

    至于德国和美国,他们基本都是自己用为主,外销的数量不多,印度的自行火炮就少得可怜,只能混在装甲旅内使用。

    自行火炮的炮口缓缓抬起,一枚枚炮弹被压进了弹仓,金属摩擦声,让人听得一阵亢奋。随后是连绵的火药爆鸣。

    松软的泥土被巨大的反作用力震得瑟瑟发抖,一些小石子纷纷快乐的跃起,这是重金属的乐章在响彻云霄。

    又是一轮凶猛的炮火,炮弹呼啸着扑向印军的机械化装甲部队,掩护友军撤离原先的防御阵地。

    这种战术,针对的就是印军装甲部队和空中攻击机群协同的一个时间差,根据印军一贯的表现,大概也能知道这个时间差的具体数值。。

    15分钟的自行火炮轰击,让携带重炮的炮兵团能够安然后撤,攻击受阻的印军,一般会像美军那样呼叫空中支援,而这基本要十五分钟的时间。

    等印军的飞行中队来到,随军机动的防空火力车和履带式防空导弹车就可以出马了,对印军的攻击机群进行针对xing的拦截。

    等到印军的战斗机经受不住损失然后撤退,那时候印军重炮兵团又可以建立起新的火炮阵地,并且立即投入进入新的战斗。

    火炮、防空、火炮、防空,两支部队间相互掩护和收缩防线,如此往复式的消耗印军的兵力和jing神,直到他们无法承受压力而撤退。

    到了那个时候,就由巴军整装待发的机械化装甲师全军发起突袭,尾随追击,彻底压垮印军的斗志,让撤退变成溃退。

    不过,这样的战术对于巴基斯坦人来说还是太难了一些,因为想要达成这样的目的,在战斗中投入的地面部队必须要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