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石油无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石油无限 (第2/3页)

物质,用分馏能互相分离。原油作为加工的产品,有煤油、苯、汽油、石蜡、沥青等。严格地说,石油以氢与碳构成的脂肪烃为主要成分。

    石油也是战略储备物资,你打战或者有灾难时候都得靠这个啊,原油是能源啊,没有这个什么都动不了。所以级别很高的战略物资。

    只要有沉积岩,油页岩,就有的是石油,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生成。但是煤确实是有限的,因为需要演变的过程相对人类太长时间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石油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

    “石油并非源自恐龙遗骸,而是地球深处的无机物质。并且远未达到峰值。”2011年,在其新著《石油大棋局》中,恩道尔说。“美国jing英集团的心灵并不美丽”。

    他坚定地认为。石油稀缺甚至会枯竭的理论,是美英石油利益集团制造出来以控制市场的yin谋。他试图颠覆我们以往的某些认知。

    威廉.恩道尔1944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瑞典移民后代,母亲是一名音乐教师。

    五岁那年他患了小儿麻痹症,不得不常年依靠轮椅生活。“尽管很难解释,但这并不是一个厄运,而是上天给我的巨大的恩赐。”恩道尔认为正是这个原因使他看到了常人不能看见、不愿看见的优势。

    1962年。恩道尔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工程学。他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巨富家庭的子弟,他班上有杜邦家族的子弟、也有洛克菲勒家族的子弟。

    “我在普林斯顿的经历令我非常震惊。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到美国这部分阶层的人格道德堕落,我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对不属于自己圈子的人完全麻木。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写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太了解美国jing英集团的心态,他们的心灵并不美丽。”恩道尔回忆说。

    之后恩道尔改学政治学。1966年从普林斯顿毕业。当时美国正处于巨大的思cháo转换。越战正在进行中,同许多人一样,恩道尔开始意识到美国jing英们指引的方向的错误,于是他选择去波士顿参加扶贫工作,目睹了生存在贫民窟的人们的煎熬。

    ”智能工厂 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石油无限”然后离开美国到瑞典攻读博士生,在那里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学生,研读了《资本论》,这段经历为他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完成学业以后。他回到美国作为zi you撰稿人开始了研究和思考的生涯,上世纪80年代恩道尔移居德国。以一个身居海外的美国人视角审视美国的政策,从事对世界石油、能源、核能金融和地缘政治的一些重大课题研究。

    “石油枯竭这个说法,是被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之下,石油将要用完的这个说法就把石油价格推高了。石油变成控制经济发展速度的工具了。石油消耗完这个事情不存在,石油并不是从死亡的动物尸体石化发生的,它是从地面深处,持续不断地生成的一种东西,只要你能够有办法把石油找到,你就能够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恩道尔如是认为。

    他经过大量调查和接触许多乌克兰的科学家,发现目前俄罗斯的“石油无机说”,即石油生成于地幔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一理论,之所以被传统石油地质学驳斥为异想天开,就是那些坚持“石油有机说”学说的美英的石油利益集团,制造了一个稀缺理论来控制市场的yin谋。

    “石油价格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跟供需是没有关系的。比如2008年7月份,世界的石油价格达到了每桶170美元,这有道理吗?这跟石油的供需有关系吗?没有。主要是华尔街的那些跟石油期货有关的公司有关,掌握控制权的一直是一小撮美英石油公司曾被称作‘石油七姊妹’,如今合并为四家:埃克森美孚、雪佛龙、bp、壳牌。上世纪80年代末,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石油期货’大行其道,开启了美英合伙控制石油的新套路。这种机制抛开了传统的石油供需法则,可以在关键时期控制石油价格,为他们利用石油发动经济战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恩道尔这样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些专家认为石油的有机论和无机论都是俄罗斯学界在18世纪和19世纪中叶提出的,虽然业界对于有机和无机说一直交锋不断,但都是作为两种学说并立。

    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石油有机论虽然是一个自然科学结论,但是它可以在市场上造成预期行为,造成价格的翻跟头行为,所以一些人希望石油的生产被屏蔽掉,然后制造石油供应的一种紧张的情绪来cāo纵市场推升油价,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旦摘下西方石油有机说的假面具。石油的价格就会像当初的香料一样,难以继续维持高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