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民族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民族历史 (第2/3页)

-1223年曾伴随著名的邱长chun访问过这位征服者,碑文以道教的富于哲理xing的语言细致地复述了这位游牧民的皇帝,以及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功绩给这位中国人所留下的印象:“天厌中原骄华大极之xing,朕居北野嗜yu莫生之情,反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坚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兄弟,谋素和,恩素畜。练万众以身人之先,临百阵无念我之后。七载之中成大业,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天之佑,获承至尊。”

    按成吉思汗的生活方式、周围环境和种族结构,他似乎是一种思考型的人。具有健全的常识,特别善于权衡利弊和听取别人的意见。

    他对友谊忠贞不移,对坚定跟随他的人十分慷慨和充满深情。他具有真正统治者的素质,即游牧民的统治者,而不是定居民的,对于定居经济,他只有最模糊的概念。

    在这一限度内。他显示了对秩序和统治的天才。与粗野的蛮族感情融合在一起,在他身上还有一种高贵和崇高的思想,靠这种思想穆斯林作家们所‘诅咒的人‘获得了他作为人的适当地位。

    在他的头脑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对叛逆者有着本能的憎恶。那些背叛倒霉的主人而讨好他的奴仆们,被他下令处死。

    另一方面,他常常奖励他的敌人中对其主人忠贞不渝的人,并吸收他们为自己服务。《史集》和《秘史》把诸如此类的品质都归于他身上。强调他不仅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而且他的统治是有健全的道德基础的。

    他把弱者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并且以始终不移的忠实保护他们。汪古部首领阿刺忽失的斤因与他并肩同乃蛮人作战而被谋杀。他恢复了该家族的首领地位,将其子纳为部属,并嫁女儿给他为妻,确保其家族财产不受侵害。

    在以往战争中的失败者们,回鹘人与契丹人,发现他是他们可信赖的保护者,正像以后的叙利亚基督教徒和亚美尼亚人找不到比他的孙子们更为可靠的保卫者一样。

    在辽东。契丹王耶律留哥从一开始起一直是成吉思汗的属臣,他在与花刺子模的战争期间去世。

    当成吉思汗在甘肃进行他的最后一次战争时。耶律留哥的遗孀找到了他,成吉思汗非常仁慈地欢迎她,对她和她的两个儿子表示了慈父般的关怀。

    ”智能工厂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民族历史”在所有这种情况下,这位身穿兽皮的游牧人,灭绝民族的人,表现出天生的高贵、极端的谦恭,是一位甚至连中国人也感到惊讶的真正贵族。

    作为高贵家族的显赫人物,在jing神上他是一位国王,但是,比起其他人来,他并不是那么以自己飞黄腾达的生涯而趾高气扬的。

    尽管成吉思汗在政策上是坚定不移的,但是,他对文明化经验的声音并非充耳不闻。他的许多辅臣成了他的知心人:像回鹘人塔塔统阿,穆斯林马合谋.牙刺洼赤,契丹人耶律楚材。

    塔塔统阿成了他的大臣,在末代乃蛮王宫中他也任其职,他还教成吉思汗的儿子们学习回鹘文。牙刺洼赤成了他在河中居民的代理人,是河中地区的第一位蒙古长官。

    中国化契丹人耶律楚材成功地使他的君主有了一些中国文化的sè彩,有时甚至避免了大屠杀。在耶律楚材的传记中说,从蒙古人劫掠和烧掉的城镇中,耶律主要关心的是收集遗书,其次是寻找药品,用来防治因大屠杀带来的流行病。

    尽管他忠于蒙古zhèng fu和成吉思汗家族,但是,当他为某些被斥为有罪的城市或地区乞求宽恕时,他常常掩盖不住他的感情:“你还要为那些人伤感?”窝阔台总是这样问他。

    耶律机智、果断的斡旋常常避免了一些无可挽救的破坏。

    雷慕沙写道:“耶律楚材具有鞑靼人血统和中国文化,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天生的调停者。”他不可能恳求蒙古人施仁政,他们将不会听从他,他竭力地向他们证明仁政是上策,在这一点他干得很明智,因为蒙古人的野蛮行径主要是出于无知。

    当成吉思汗在甘肃进行他的最后的战争时,一员蒙古将军向他指出,他新征服的中国人对他将是无用的,因为他们不适宜战争,因此,最好是把他们都消灭掉。

    几乎有一千万人,以致他至少可以利用土地作为骑兵们的牧场。

    成吉思汗认为这一提议很中肯,牧场比汉族人还重要,汉族人连牲口都不如。

    这个事遭到耶律楚材的反驳,他对蒙古人解释说,从农田和各种劳作中可以获利,这种思想是蒙古人不知道的。

    他指出从对土地和商业的各种税收中。他们每年可以得到“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

    ”智能工厂”这才算是说服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命令他拟定了各路的税收制度。

    由于耶律楚材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