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零四章 外松内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零四章 外松内紧 (第2/3页)

城门附近的城墙根下,面前摆着一个破碗,看着像是打瞌睡,但是你若是站在其面前细看的话,他们的眼光总是在那些进进出出的行人身上扫射。

    现在滁州城中防务是外松内紧,明面上的警戒看起来比前几日松弛了很多,但是暗中王效彦的军统发展了不少的眼线在四处的城门还有一些要害位置都布置了无数的暗桩。这些人也许是街边的小贩,也许是墙根下的乞丐,也许是满脸堆笑的秦楼楚馆的老鸨子,也许是茶馆酒楼中的大茶壶,总之他们都是最普通的人。只要一有可疑情况王效彦都会及时的收到信息。

    三日后举办阅兵仪式和公审大会,以及招兵纳贤的布告已经在城中四处的热闹之处张贴,来安,全椒两县也都发了布告。现在,整个滁州的百姓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经过东门外的一战,很多原本不同意自家子弟参军的人也都被火狮军的惊人战力所震惊,也都是同意了孩子当兵的愿望。因为他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们保护的是自己的家园。若是还畏缩不前的话,那么滁州的二次陷落就很有可能。

    虽然萧毅暂时还没有宣布征兵的具体细节,但是还是让王效彦通过他的那些耳报神,路边社在城中造势,宣传火狮军的待遇有多好,萧大将军前程是如何的锦绣等等,这些话也让那些跃跃欲试的青年们心中更是期待。

    萧毅相信,只要到时候征兵的具体章程一公布,很多人原本的顾虑就会打消,愿意参军的人定然是少不了。说白了,很多人愿意当兵的条件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能吃饱饭,军饷能几十发,伤了有人医治,死了还有抚恤。只要这些真正做到,那么不愁招不到兵源。大明很多东西都缺,就是不缺吃不饱饭的人。若是萧毅再在这些条件上更进一步的话,那愿意当兵的人更是趋之若鹜了。

    “徐小姐,我刚才说的这些你都记下了吧?”萧毅停住了来回走动的脚步,突然向正伏案疾书的徐琳问道。

    不知道徐华用了什么法子,徐琳很快的就答应了给萧毅做秘书的事情。其实说是秘书,也只不过萧毅有事找她的时候她就来萧毅的书房中而已。她这个秘书萧毅其实也只是当她做书记员而已,并没指望着她能像真正的师爷一样给自己出谋划策。徐华将自己的女儿夸得天上地下少有,可是萧毅却是不太相信的。虽然自古以来奇女子不少,但是真正能说的上胸藏兵甲,智谋百出的女子可真是凤毛麟角。他也不指望自己能碰上一个。

    刚才萧毅将徐琳叫来,将自己关于这次征兵的一些要求和条件都告诉她,让她负责记录整理。他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步子,边走边想,边想边说,想到什么便随口说出来,也不知道人家记住了没有。

    听到萧毅的话,徐琳稍微扭了扭玉颈,抬起头来看向萧毅,眼神中有着一股子赞赏和惊讶。

    这个萧将军还真是奇人,刚才说的那些招兵的条件和参军的待遇还真是亘古未有的优厚。不仅仅粮饷丰厚,是大明军队粮饷的好几倍,而且还发放四季衣物,受伤了能够及时得到治疗。若是伤重致残,还会安排到什么伤残军人安置司做事,保证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若是战死,不仅会得到丰厚的抚恤金,而且家中父母妻儿若是无人奉养,军中还会出钱扶持,基本上是讲士兵所有的顾虑都考虑到了。

    最令她感到惊讶的是萧将军还要为那些战死的士兵树碑,要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什么大明英雄纪念碑上,供后人凭吊。要是真的这么做的话,那可真是能够青史留名了。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从三皇五帝到现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只要那些成名的将领,那些奋死拼杀的士兵们最后只能是一堆土丘而已,有谁记得他们是谁,又做过什么事情。可若是在这萧将军手下当兵,那真的是名利双收了。这样的好事,恐怕人人都抢着来呢!

    这个家伙还真是跟人不一样,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