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七章 投石问路 (第2/3页)
惊讶,知道萧毅若想除掉马士英的话真是易如反掌。急忙劝道:“国公爷,切莫动怒。除掉马士英固然简单,可是却会对国公的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不要走那一步。”
萧毅点点头,知道自己有些急躁了。自己前世今生都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穿越来了之后也一直是带兵打仗。解决很多问题的方式还是喜欢从暴力的角度去思考。这点若是作为一个武将来说,固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一个志在天下的人主来说那就是致命的弱点了。
萧毅问道:“军师有何妙计?”
尤条抚须笑道:“咱们可以先来一出投石问路,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然后再从长计议。”
萧毅疑惑的道:“计将安出?”
尤条转头看着东方,淡淡的说道:“扬州!”
萧毅一愣,扬州?
尤条走到帐中的军事地图前指着扬州的位置道:“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美称,西接滁州,南临南京,北壤淮安,东傍盐城,运河从腹中船速而过,交通便利,水陆通达,城中人口近百万之多,富商大贾不计其数,且又有盐税之利,素来都是历代朝廷最重要的钱粮重地之一。而且,扬州作为南京北大门,若要攻陷南京,必先攻占扬州。从兵家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必争之地。”
萧毅点点头,示意尤条继续说。
尤条顿了顿继续道:“所以,国公爷若要将江淮之地尽数纳入手中,则扬州为首取之地。而且,若是作为国公爷的行辕之所在,扬州比滁州更合适,更有利于国公爷掌握江北局势,更容易对南京朝廷形成压力。若是扬州到手之后,以扬州丰腴之地,能够收缴上来的钱粮将是非常可观,对于国公爷继续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会有极大的帮助。因此,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扬州都是必取无疑。”
萧毅闻言精神一振,但是却有些犹豫道:“军师所言诚然不错,但是现在扬州尚有史可法督师,本督怎么能够鸠占鹊巢?史可法在朝廷之中卓有声望,而且在天下臣民心中也是备受敬仰。本督若是取了扬州,会不会有些不妥?”
事实上这些也正是萧毅的真正顾虑,并非他故作矫情。在后世的史学观点中,很多人对史可法推崇备至,把他当做民族英雄一样崇拜。史可法当时在扬州殉国之后,江南很多百姓在家中为史可法建立了灵位,日日焚香,为他超度。很多江南士子百姓在日后的抗清斗争都都把史可法当做坚持抗清的灵魂人物。
但是后世熟读各类史书的萧毅却并不这么认为。史可法这辈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在清军攻陷扬州后誓死不降,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了南明朝廷中在抗清斗争中牺牲的地位最高的官员,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做了过分的渲染。
纵观史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