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谭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九章 谭易 (第2/3页)

小说也不要再看,真喜欢的话,放假的时候可以看看,现在发现还是要没收!”

    办公室已经没收了几十本了,印刷的,还有手抄的,这得耽误多少学习时间?

    他当然也读过那篇小说,写的就是同龄时期的故事,很能共鸣,难怪学生都喜欢看,作为老师却不能鼓励。

    那名女生可能成绩不错,不怕老师,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跑上去交给老师。

    章老师一看,脸色变得非常精彩。

    女生追问道:“章老师,你觉得这首诗和我们课本上的诗词相比,怎么样?”

    章老师茫然抬头,摇了摇:“这是现代人的新作?”

    “是。”

    缓了缓神,章老师道:“这是一首近体诗,开头四句还是回文体,到处都是花、酒艳语,读起来却没有丝毫靡靡之气。有很强的画面感,形象凝练,现代人能写出这样的诗词?”

    女生继续问道:“章老师能不能解释一下五陵豪杰是什么典故?”

    这是全诗唯一的难点了,一般人还真不知道。

    章老师想了好一会,才迟疑道:“应该是五陵原这个地方,埋葬着汉代五位帝王……”

    ……

    《桃花诗》在网络上闹的动静不小,很快就传到中海文联。

    文联是三级机构,总部、地区文联和市文联,中海文联处在第二级。

    “很好的一首诗!”

    主席谭易稳坐办公椅,口中啧啧说道。

    秘书一大早就送来一份文件,上面只有一首诗,谭主席看了看,眼前就是一亮。

    “哪位诗人的新作,不会是江老先生吧?”

    “不是江老师的作品,是一位新作者……”秘书偷眼看看主席,似乎欲言又止。

    “怎么了,在我面前还有话不能说?”谭主席不悦,“什么事瞒着我……咦,作者是中海人?”

    五十多岁的谭易是以小说进入文坛的,他最初的作品,大都是描写社会变革中青年人的生活,也就是当时的青春文学。

    成名后创立《青年人》杂志,至文联成立,一跃变成中海销量第一的青年杂志。

    谭易却忽然改变了兴趣,把杂志社交给了大儿子,自己进入文联,很快凭自身名气被选为主席。

    他有三个儿子,一父三子在中海名气很大。

    大儿子谭立业和他很像,爱好文学,可惜创作几部书销量都不尽如人意,只好老老实实当总编。二儿子谭立群专门利用父亲的名气做图书批发,成了一个商人。

    三儿子谭立行,就是笔名知秋那个,最是不学无术,但家学放在那里,总算没变成完全的废物。

    开始成天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说服了大哥,让他担任了三室主编。

    谭主席虽然对大儿子的决定不满,但没说什么,总不能把小儿子再赶出杂志社到处瞎转。

    听到主席的问话,秘书低声道:“是中海人……”

    “这是好事啊,中海作者创作出好作品,也算中海文联的成绩,总部……”谭主席笑着说话,忽然皱眉,“还有什么事,和这位作者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