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武侠首期刊发 (第2/3页)
也不是从文学中学习什么,而是单纯的阅读快乐,只要能写出一个好故事,他们就愿意买单。
相对来说,《龙虎斗京华》就是一个好故事,杂志社的编辑一致认同。
至于沈哲,已经被原时空养刁了口味。
……
三辆厢车驶出杂志社,向着最近地区首先铺货。
编辑们目送车辆离开,纷纷瘫坐在椅子上,这两天被总编赶驴子似的,接下来就是等待了,等待销售数据。
钟离也回到自己办公室,拿起一张纸,摇头晃脑诵读一番。
“对了,小沈这首诗是在网上面世,应该没有手写版,他的书法也很好,再见面求个首版真迹。”
“将来真成了文学大师的话,就成宝贝了!”
……
最先拿到《华夏青年》的,是中海一所职业学校的学生,名叫王放。
他和如今华夏很多年轻人差不多,对侠客小说的认识都在小时候,是属于父母一辈的文学符号。很多人家都存着二十年前的侠客小说,小孩识字后难免翻阅一下,看得多了,觉着也没多大意思。
内容要么主角小时候被灭门,长大报仇雪恨;要么就是押镖时被抢,召集同伙杀进强盗窝抢回来。
没有瞧不起的意思,侠客大家的文笔都很好,用典遣词,功底深厚。
可就是感觉读多了没什么意思,缺少点什么。
上赶着买这期的《华夏青年》,不是因为广告上说的什么武侠,他不抱期望。而是单纯为了支持桃花岛主,因为他是《那些年》的粉丝,曾经很受触动。
去年他就进了这所职业学校,而高中时期坐在前面的女同学,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
自以为逐渐忘记了那个背影,但从好哥们手中发现《那些年》这本小册子后,往事瞬间再次涌上心头。
花了一晚上时间读完,坐在床头浑身发凉,不言不语。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结局。
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读完小说,一直脑海中的那个女孩背影被换成了沈佳宜。反正从那以后就成了桃花岛主的粉丝,只可惜没有再看到他写的青春小说。
杂志到手后,就算支持到位。
封面不错,准备翻到武侠专栏瞅两眼,他对偶像一个高中生写武侠不看好。
只是认为偶像讲故事是一把好手,写诗属于天才或灵光一闪,但文学功底不见得有多强。毕竟年龄在那放着,而文学功底是随着年龄和阅读量增长的,写得好的侠客大家也都在三四十岁以上。
一眼就看到开篇词。
罚水萍飘,莲台叶聚,卅年心事凭谁诉?剑光刀影烛摇红,禅心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