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说着容易做起难 (第2/3页)
意发表。
事实上也怨不着这家公司,他们办杂志社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改编权。
版权制度下,一个优先改编权足够了。
只是等将来武侠兴起,这帮人不要捶胸顿足才好。
文学杂志本就和影视改编息息相关。
张一谋好像就说过:“我是全国订阅文学杂志最多的人”,《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很多作品都取材于文学杂志改编而成,反倒《十面埋伏》是直接找人编剧。
“小沈,小沈……”
钟离不知道沈哲此时的思绪在时空之间穿越,还以为他受打击失常了。
沈哲回过神,笑着说:“钟哥,我们解约吧。”
“青春专栏呢?”苏薇插上一句,说道:“写青春文学,你的水平也是最高的,为什么一定解约?”
“已经拒绝那位李副总编了。”沈哲苦笑。
钟离还是总编,估计想写青春文学,他一样能写,但失去了感觉,就不想强求。
沈哲忽然问钟离:“钟哥,你为什么支持武侠?噢,这么看好我?”
钟离指指他:“我虽然不是作者,也要能看出哪部作品能畅销啊,你的两本书不都进了畅销榜,我的眼光没错吧。至于武侠,我认为它是一种新文学类型,看起来似乎能量产,是不是?”
沈哲点头,武侠作品只说耳熟能详的,就有数十部。
“加上文化两字我还是商人,取的是利,失去一部分读者,我们不是得到了侠客界的更多欢迎么。”
“公司对我不满,主要是内容发展方向问题,我的工作成绩还是被认可的。”
“你要是继续写武侠,就去南边那两家类型杂志吧,肯定欢迎你。”
“内容方面本来管的就不多,正好来个负责的,挺好。”
说着挺好,听上去也带着一股怅然,总揽全局差不多变成市场部经理,谁都不舒服。
席间沉默,只有小丫头薇薇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沈哲和钟离、苏薇甚至魏主编其实也没见过几面,交流最多的还是通过网络和电话,但就是觉着合得来,让他和刚认识的李副总编合作,马上浑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