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1章 全球性作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1章 全球性作品 (第2/3页)

伦之事把米国人骗的不轻。”

    “沈哲呢,进群怎么不说话?”

    沈哲:“哦,我看各位前辈聊得开心,先学习学习。”

    申公子:“嗤,看来我说你新手真是不对,你比老唐进群时还老实,也要憋个半年再发表观点?”

    沈哲无语:“申哥,展示肌肉不是我的风格。”

    申公子:“我看过你的桃花诗,确实不错,可你年纪轻轻一副看破世间的想法实在不好。”

    “为赋新词强说愁嘛。”

    现代社会写诗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年轻时候,诗再好首先给人的就是装逼印象。

    申公子:“我看你是高产作者,海伦一书还有上月的几个短篇,对西方语境创作似乎非常擅长,希望早点写出全球性好作品。我们缺的就是能代表国内作者的顶级图书,别看我说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写起来完全不一样,毕竟从小长大的环境已经限制了创作风格,80年代后的作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唐一宗:“申公子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我看过不少他们的科幻作品,即使模仿写出来的依然是华夏味。”

    沈哲能从他们的聊天当中感受到,华夏这群顶级畅销书作者,面对西方出版物的无可奈何。

    除了搬运彼世经典,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是文化层面、甚至是文明层面的弱势,因为全世界已经都离不开的现代文明,发端于西方国家。

    或许真的需要再出一个圣人,把现代文明融入华夏文明体系。

    转念一想,也没有那个必要,华夏自古讲究集体创作,然后突出一个代表性人物。

    比如伏羲之于《易经》,袁隆平之于杂交水稻……

    群里聊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沈哲也基本上进入了这个畅销作者圈子,说话随意一些。有对他感兴趣的同行问是否有新作品将要出版,他回答说寒假结束时大概会有两个短篇。

    “寒假?噢,差点忘了,你刚上大学!”问话者崩溃道。

    事实上,群里虽然都是前辈,踏进文学圈十年、十几年的很多,但谁也不敢小看沈哲。

    写书不限制年龄,初高中生也有出版图书的天才作者,往往是流星一闪。

    一般来说,进入大学发表处女作比较合适。

    而沈哲今年刚大一,入行也不过一年半左右,中间还销声匿迹大部分时间,依然踏入畅销作者门槛。即使最口无遮拦的申公子,心里也不得不承认,沈哲能做到的成就,重来一次人生他也未必做得到。

    “大消息!大消息!”

    忽然,群里又有成员潜出水面,先是连发几个惊叹号。

    “咦,有新人了?”

    管理员夏冬:“嗯,把沈哲拉进来了。”

    这人叫“飞扬跋扈”,看到夏冬的回话,惊叫一声:“哇,是沈大!”

    林卉:“王志,奔三的人了还装纯,恶心不?”

    沈哲恍然,刚看到网名没认出来这位作者是谁,林卉一说王志就知道了,著名的校园文学作家。新闻上见过他的模样,二十七八岁,个头不高,看起来很腼腆,没想到网名这么另类。

    王志:“林卉姐,我真是沈大的书迷。”

    林卉:“行,知道你喜欢上武侠了,快说什么大消息,如果没有震撼力的话,当场打死!”

    王志:“文化复兴计划呀,你们知道么?”

    所有人:“……”

    申公子:“你小子刚睡醒吧,这事都提小俩月了,这么长时间干嘛去了?”

    王志:“啊,都知道了?我最近闭了死关。”

    “哈哈,你的写作风格,闭关没什么用处吧?应该回到学校,再体验体验校园生活才对嘛。”

    王志:“外行了不是,写真实校园生活现在谁还会看?”马上又敲一行字:“不和你们说这些,话说,既然文化复兴,肯定有我们作者的好处,是不是稿费星级标准要提升了?”

    唐一宗:“估计差不离,但首先作品要好,上面瞄准的应该是全球文化产品……”

    申公子:“不要抱太大期望,复兴多少回了?”

    过了一会,又道:“以我猜测,最可能的激励手段,是把海外发行数据纳入星级评定。”

    “啊?”

    “会么,单方面这么做,会不会太丢面子?”

    “面子能吃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